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十八章 陶李春风(第 2/4 页)

    青衫客摸了一把脸,将手帕还给周贤,打了个喷嚏,抽了抽鼻子,“谁在想我?”

    清冽姑娘翻了个白眼,“我在咒你。”

    两人这般拌嘴,已是日常了。

    周贤本来站着不说话时,挺好的一个清冽姑娘,现在却是越渐“出言不逊”了,其中大半都是陈九的功劳,起到了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

    青衫客朝着周贤说了声再见,于月色下缓步登山了,凉风袭来,墨竹青衫飘起,陈九突然回头,青眸望向姑娘,一脸严肃,“别爱我,没结果……”

    清冽姑娘直接打断,抢先道:“老子给你来两拳!”

    她还晃了晃小拳头。

    陈九摇了下头,真不该教的,这下好了,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

    青衫客转身,缓步登梯。

    清冽姑娘等着他走远了,哼了一口气,脑袋一晃,撇开齐眉流海,身子摇呀摇,回了学宫。

    她进了学堂边上的一间小屋,点起灯烛,昏黄灯光充斥小屋内,姑娘就拿起一本圣贤书,细心研读。

    学宫之中,大多的学问修行都是为天地立意,所以读书人打架,都是依靠天地之势。

    儒家之仁,便是对天地,有大小。

    大修士于天地之间有大因果,便是大仁,反之亦然。

    此方天地,因为儒家仁政,秩序已经比上古时代好上许多了,只是说到底,还是不够,远远没有达到儒家立教老祖期望的样子。

    但接下来的儒家圣人却不敢更近一步。

    读书人修士是为天地立意,大修士于天地因果大,一旦被儒家斩杀,便是天地之悲歌,儒家牵连因果,修行路上或多或少都要多些挫折。

    挫折多了,便要引起天下读书人的不满,外边大修士敌视,内忧外患。

    如若改革,便是要使得那铁血手段,以儒家三十二圣人领头,请道教十二大天官协同,定制严律,哪个大修士敢有反对之意,便径直斩杀,不顾天地之意,要杀得天下大修士胆寒!

    长此以往,千年以后,天下秩序绝对要好上不止百倍!

    只是到时候,儒家一脉也将再无十三境,难为天地立意,相当于抛弃学宫首席之位。

    到时道教一家独大,天下能否真正太平,还是两说。

    儒家之所以不再改革,少是忧虑,多是不敢。

    试想鼎盛数千年的儒家,如若凋零在这一代,又有几个圣人敢担当其责?

    况且千年以后也不一定是真太平,还要被后世读书人唾骂,这等代价,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儒家兴亡。

    也有那豪情万丈的儒家圣人致力于改革,张口闭口就是你他娘的,哪个大修士不服就给老子打,打得他服!

    只是儒家终究不是一个人的儒家,三十六圣人大多都忧虑,不同意改革,得循序渐进,缓缓递增,将规矩一点一点,刻入这方天下。

    只是如此一来,至少近万年间,天地凡人还是得遭殃。

    清冽姑娘坐在昏黄灯烛之下,撑着脑袋,昏昏欲睡,最终扑通一下,小脑袋轻轻打在桌子上,睡着了。

    关于周贤,她那已经逝去,年岁颇高的老师,曾经对她有一句谶语。

    天地女夫子。

    那老师为她勘算之时,还测出一大玄机,说她这一生有一大劫,其中奥妙不可知,唯一线索,便只有一句话,模糊不清。

    老师穷极心力,欲在最后岁月里,帮自己这唯一弟子也是关门弟子勘破劫难,他以阴阳家绝顶算术通晓未来,最终得以看到那句话,简简单单六个字。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修仙琐录 彼岸之主 过河卒 神话之后 叩问仙道 武圣! 剑啸灵霄 仙人消失之后 五仙门 魔门败类 玄鉴仙族 盖世双谐 阵问长生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山河志异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你们修仙,我种田
最多阅读 九阴九阳 剑来 最强兵王混花都 仙逆 青衿问道 遮天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玄鉴仙族 逆仙 彼岸之主 身在洪荒争做道祖 中州录 原来我是道祖 为龙之道 凡徒 大夏文圣 我有一卷黄庭经 小狐妃,太凶萌 武圣! 神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