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离去(第 2/3 页)
杨洛怔怔地看着离去老李。
消防部队对歼-10d残骸进行全面的防火作业,确认不会有起火风险之火,逐步清理狼藉的现场。
试飞院领导,以及杨总师和王总师带着一大批人匆匆从塔台监控室下来,赶到现场,进入隔离区,把安装在歼-10d内部俗称“黑匣子”的飞行数据记录与处理系统拆下来。
只有取得黑匣子,获取里面的飞行数据和信息,才能确定此次事故的具体原因,才好针对性地改进。
这起事故,对整个试飞院来说,不是什么大事,每个型号的新机试飞都会出现或大或小的事故。
但对成洛马的两位总师以及配套厂商来说就是大事了,特别是发动机的研究单位606所,很明显的发动机还存在问题,需要改进。
两位总师带着专家团队连夜对飞行数据记录与处理系统的的数据进行研究,并在歼-10d的试飞员苏醒之后进行了询问。
最终得出得出了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除发动机的问题以外,飞控系统也存在问题,才会造成歼-10d的飞行姿态极差,最终才导致了这次严重的事故。
而这架歼-10d基本上是报废了,维修的成本已经达到了新机的三分之二,已经没有维修的价值了。
歼-10d的试飞也暂时是告一段落了,得等第二架原型机生产出来才会继续。
歼-10d迫降的事故并未在试飞院引起多大的震撼,仿佛大家都已司空见惯,顶多来上一句:“哦,严重吗?试飞员没问题吧?”
不管发生多大的事,日升日落都不会改变。
尽管前一天发生了事故,如果是在作战部队,可能就要停飞整顿,但在试飞院不存在停飞这一说,杨洛在第二天照样升空试飞。
这是歼-10c再试飞的最后两项内容之一,最大表速的试飞。
歼-10c的允许的最大表速是2.2马赫,换言之就是2692.8公里每小时,当然这是要在高空才能飞出来。
杨洛飞出了2.35马赫的速度,当歼-10c到了这个速度时已经非常颤抖,机体发出了剧烈的呻吟,几乎就要解体,让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
回来之后,休息了两天,进行了最后一次试飞,歼-10c的所有试飞任务宣告结束,杨洛也终于可以返回东岭场站了。
在离去前,杨骆去看望了一下给歼-10d的试飞的试飞员。
这位试飞员的情况不容乐观,脑袋有严重的脑震荡,颈椎虽然没断裂,但神经受损,身体表面还有好几处伤口,就算恢复良好,也必将停飞,失去重新飞向蓝天的资格。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