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赫伯斯特机动(第 2/3 页)
杨洛想了一下,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赫伯斯特机动源于德国赫伯斯特博士提出的过失速机动概念及其研究理论成果。1993年2月25日,德国试飞员卡尔兰驾驶x31首次成功完成了全套机动动作,为纪念提出过失速机动概念的赫伯斯特,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机动动作被命名为“赫伯斯特机动”。”
“看来你没少搜索这些东西。”任少平笑道,“赫伯斯特机动具有高角速度、装弯半径小、能量手执平衡的特点,在近距离格斗之中非常实用。”
杨洛不好意思地笑笑道:“我也就知道些理论知识,像气流运动和分布情况、飞机姿态变化等,但具体怎么操作我就不知道了,还得要你教我。”
这就是典型的空有理论,实际操作一无所知。
“我现在就跟你讲一下怎么操作,翻开我给你的资料,赫伯斯特机动……”
杨洛翻开资料,对照资料里的内容,仔细聆听任少平的阐述。
总结起来,赫伯斯特机动整个过程就是,战机水平进入,迅速拉起,加速爬升,当跃升到,也就是差不多到了垂直的角度,掉头,俯冲加速到之前的速度。
赫伯斯特机动,没有苏-27家族的眼睛蛇机动那般轰动世界,誉满全球,然而就实用性来说,赫伯斯特机动甩眼镜蛇不知多少条街。
眼镜蛇机动只是美观好看,观赏性佳,真正的实用性很低,能用到的机会少之又少,同代机格斗之中用出来就是找死,或许也就仅能用来规避导弹。
而赫伯斯特机动却完全不同,属于必杀技类型,在近距离格斗中极容易占据优势。这一点杨洛深有同感,当初1015一使出来,自己连掉头的机会都没有,只能落荒而逃。
想要做赫伯斯特机动,最重要的一点要求就是必须具备推力矢量技术,对机体的性能要求极为严格。
世界上能做赫伯斯特机动的战机很多,如苏等等,后期的歼-10也是其中之一。
早期的歼-10a不具备做赫伯斯特机动的要求,是因为早期的al-31fn航空发动机是非推力矢量发动机,但在后期进口了推力矢量版本的al-31fn后,新出厂的歼就具备了做所有过失速机动的条件。
所有的过失速机动中,对杨洛吸引力最大的就是赫伯斯特机动,特别是在与1015对战之后,成功地掌握赫伯斯特机动就意味着战力大幅度提升,在格斗中更容易占据优势。
这也是通往顶级飞行员的道路中,必须要掌握的顶级技术。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