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明志(第 3/4 页)
李凡淡然地看着文败山脸上的表情。
很久,很久之后,文败山才缓缓叹了一口气,道:“潜伏二十年的金雕,辛苦。”
他是看着场中死去的吴桑梓说的。
说着,他将信纸递给了李凡!所有人凝视之下,李凡接过了信纸。
扫了一遍,又一遍。
信纸之上,有两个消息:“胡国已密结羌人,将举兵进犯大羲。
三月前,胡国南院大将军潜入羌人部落,与韩丹部、格尔准部密谋……”第二个消息是:“二十年前,羲胡决战前,大羲国内,有人密至胡国军中,携密信一封,泄露大将军计策,经反复查明,那人名为‘吴敬儒’。”
李凡的目光,就锁在第二个消息之上。
那个叫做吴敬儒的,背后一定代表着什么……极有可能,是那一位……难道说,二十年前的决战……他心念电闪,忽然道:“铁旗,带着其他人,退到五十步外,无我号令,不得接近。”
甘铁旗没有犹豫,握着刀柄,朝着诸多武林人扫了一眼。
众人便纷纷退开,到了五十步以外。
文败山也挥挥手,马胜远等,也撤去。
“吴敬儒这三个字,在大羲国重名的都有很多。”
周围已无人,文败山这才开口,他看着李凡,“我恰好认识其中一个,二十年前的那场大战,他也跟随大军。”
李凡抬眼,“现在呢?”
文败山沉默了一瞬,一字一句:“朝中三大监察御史之一,右相‘李温’的得意门生。”
李凡的心已经微微沉了下去,监察御史,在朝着已是重臣,而右相李温,更是深得当今圣上倚重。
——大羲立朝以来,右相之位,没有人能够待够十年,这个位置虽权倾朝野,却往往难得善终。
李温却已经待了十八年!“为什么给我看?”
李凡看着文败山。
赵南堂代表的主战派,虽然如今在朝中失势,但真要掀起纷争,不是不能。
若让世人得知,当年决战失败,居然有可能是右相的人在捣鬼,恐怕整个大羲国,都要有一场腥风血雨!——这恐怕也是圣上亲自派文败山到来的原因。
对于建业大帝而言,基业来之不易,朝廷刚刚稳固不久,天下元气稍复,实在是禁不起折腾了。
既然如此,难道文败山不担心李凡看到了书信内容之后,会告诉赵南堂,从而掀起一场朝堂上的腥风血雨吗?
“圣上并不知道信中的内容有什么,”文败山没有正面回答李凡的问题,而是坦然地道:“不过,如果其中的内容,不会对圣上不利,对朝廷不利的话,金雕应该直接呈送朝廷,而不是送给赵南堂。”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