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借贷记账法(第 2/4 页)
这时,只见李浪先在白纸上,画出一个表格,左边的表格写了一个借字,右边的表格写了一个贷字。
然后,再从一叠账册里拿出一本,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规则,把借贷的货币物品,全都按照分类,填写进去。
赵义看了大半天,总算明白了借贷记账法的妙处。
他想了想,不禁赞道:“王爷,这个办法,若实施下去,这天下间,就恐怕没有算不清的账目了。”
李浪拿着笔,点头道:“是的,这世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发生,只要能善于发现,就能找出它的规律来,而这借贷记账法也是这样,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如果借贷不相等的话,那这个账本就一定有问题了。”
赵义听了,点了点头,随后便不再多话,加入李浪的查账大军中。
两个人,十多本的册子,花了将近两个时辰的时间,都快要到亥时了,才将所有的账本全都梳理清楚。
梳理完账目后,李浪不禁站起身,摇了一摇腰子,放松了下绷紧的神经。
而赵义在将所有的表格收起来后,就发现这表格里的账目,竟藏着许许多多不对的地方。
有借必有贷,可这表格里的数据却借的多,贷的少。
好像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事情,赵义赶忙对正在喝茶的李浪说道:“王爷,你快过来看看。”
“怎么了?”李浪走了过去。
赵义指着账目上的一个地方,说道:“王爷你看,贡院这次向朝廷申请了三万两的银子,用于修缮贡院里三四千座供考生用的号房,可是的话,无论是石灰,木头还是瓦片的用度,都没有达到这三万两的数目,除此外,贡院在购买的这些木头、砖头,都已经大大超出了这些东西,所拥有的价值。”
李浪点了点头,就见表格上写到:一根木头,竟然要五十两银子。
他是看过晋国的物价,就算百姓家盖房子用的房梁,一根也用不了五十两这么贵啊。
这群人,是在盖宫殿吗?
忽然,他想起今天在逛学子们考试的号房时,就见那些号房,不论是砖块、还是钉子,或者房上的瓦片,都非常的破旧,一点都没有翻新的样子。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