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回溯(第 3/4 页)
“所以,你们没有第一时间上报三组迟到的消息。”
“对。事实上,我们还因此吵了一架。”元岁的笑容发苦,“那天天气不是特别糟糕么?我们三个就坐在这里干巴巴的躲了差不多二十分钟的雨。我想着三组无论如何不可能迟到十分钟也不与我们联系,莎莎姐也很担心三组那边,就打算全组立刻出发去找三组,但是我阻止了她。”
“为什么?”
“因为我没什么信心。”元岁回答的非常坦率,“如果是能使三组陷入麻烦的事情,我们也未必解决的了。与其冒冒失失的让我们也陷入危险之中,不如向控制组汇报这个情况。”
这番颇有自知之明话听起来半是谨慎半是胆怯,透着一股悲观的审时度势,让凌夙诚不由微微侧目。
“这个时候,小郑——就是我们的另一名组员,坚决反对我要求联系老师的提议。理由是,任务失败会极大地降低三组的评价,甚至可能直接让三组组长从‘自律队’除名。”元岁用力地眨了眨眼,“他说杨哥费尽千辛万苦才挤进自律队里,不能因为我犯怂就这么黄了。还说这个时候都不帮忙兜着点,还算什么哥们儿。”
毫无意义的朋友义气和完全抓不到重点的判断,凌夙诚听得有点无奈。
“组长当然是不同意完全放着不管的……但是她大概也不赞同我的提议吧。她最终挨不过我的死缠烂打,折中选择了向控制组询问意见……这时候我和小郑就在一边吵架呢。”元岁停顿了一会儿,又自顾自地辩解起来,“其实我俩经常没事就斗斗嘴的,其实也说不上吵架……”
“没事。”凌夙诚示意不需多做解释。
“然后……小郑就说我平时犯事儿的时候比谁胆子都大,今天却怂得神经兮兮的。”说到这里,元岁的眼神有些闪烁,“我就回嘴说平时那是在船上,是在我们的‘家里’,这里却是‘外面’。‘外面’的东西,哪怕是老师们都不一定应付的了,何况是我们呢。”
这话本身确实没什么问题,只是不太应该如此堂而皇之的出自一个军人之口。凌夙诚仔细回忆,确信这个部分元岁之前在静音室里完全没有提到过。
“然后他就真的气起来了,说我没半点军人的骨气,然后又越说越激动,说我一个女孩儿,果然平时不管受了多少照顾,关键时刻都完全靠不住……我还没骂回去呢,组长就开始劝架,他自己也知道说错话了,一个劲儿跟我道歉……一边道歉又还是忍不住一边骂骂咧咧的。”
“你们——平常真的关系还可以吗?”凌夙诚终于忍不住问。
听了这话,元岁看着他笑了起来,用力地点了点头,正色道:“真的挺好的。虽然老是互相嫌弃,但也一直挺好的,我们三个什么难关都是一起过来的。小郑老是嫌弃我关键时刻不是特别怂就是过于胆大包天,而且偏科特别厉害,老是拖我们组的考评。我就说他也没好到哪里去,只长个子不长脑子什么的……平时都吵习惯了,没人放心上的。”
“早知道后来会出事,我就不吵了。小孩子似的。”停顿了好一会儿,元岁才再次开口,声音闷闷的。
“即使如此,明知情况紧急的前提下,你们的组长也不应该寄希望于等待控制组回复,太浪费时间。为全组做决定,并承担决定的后果,是她原本的义务。当然,她更不应该放任组员争论,无论这种争论是否会影响到小组内部的情绪。”
“因为……我们组私底下是投票制的。组长一票半,我一票,小郑半票。不过组长这次也特别犹豫不决,我那天又有点犯怂,小郑一如既往的油盐不进,就完全乱套了。”
这个决策权的分配方式倒是有点意思。凌夙诚忍不住摇了摇头。果然还是一群孩子。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