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迥然不同(第 3/4 页)
张瑾说:“好的。看你蔗糖期货做得这么好,我还以为你是在糖厂工作呢,呵呵。”
李欣说:“不是,我没在糖厂。”
张瑾说:“那肯定也是和糖有关的的单位吧?是不是?”
李欣敷衍着说:“其实就是在一家贸易公司,有时候也做一点蔗糖生意。”
张瑾说:“难怪,有机会帮我们引荐点客户哈!”
李欣说:“只能是以后有机会的时候问问看。”
张瑾说:“好的。”
李欣之所以把话说得很活,没有答应帮张瑾引荐糖厂做期货交易,是因为他知道期货这东西风险很大,如果没有相当的经验和风险意识,贸然进入这个市场是会吃大亏的。
上一轮糖价从高位下跌的时候,交易所里有一家糖厂判断失误,在高位做多就亏损了很大的一笔资金,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糖厂的人对期货很不熟悉,没有实际交易经验,在这个市场里很容易迷失方向。
如果自己把他们引荐进期货市场,赚了钱他们不一定能记得你,可要是他们在这个市场里亏了钱,自己肯定会落不少埋怨。
这事不能干,糖厂和糖业公司的联系太紧密了,要不了多久,整个公司都会传得沸沸扬扬的。
听张瑾最后几句话的意思好像很关心自己到底在什么单位,是不是想打听自己和糖厂有没有关系?
想到这,李欣忽然记起几天前夏小娜打电话过来说有人到公司里去打听自己在什么单位,现在两件事连起来一看,那个人肯定是张瑾!
而且初步看起来他打听这些事可能也就是想确认一下自己和糖厂有没有联系,想让自己帮他介绍一些客户而已。
看他这事儿闹的,让自己虚惊一场!
自从通过了解蔗糖出省总量的数据来预判将来糖价走势的念头在李欣头脑里出现以后,他就像是找到了一个窗口。
透过这个窗口,他眼里看到了越来越多的迹象。对他来说,这些迹象都是正面的。
可最关键的是,他能看到的只是元山车站这里的情况,而且就这里的情况也都还缺乏详尽的数据支持。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