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资不抵债(第 2/4 页)
“亏了多少?”李欣问。
“具体数字恐怕只有吴总和财务部的经理姚丽才清楚。”高辉说。
“那你怎么就说亏大了?瞎猜的吧。”李欣说。
“怎么是瞎猜的!你随便算算就知道了!”高辉一脸认真地说。
“说说看,你怎么算的?”李欣站起来给他俩递上烟,自己也点上一支,靠在桌边问道。
“很简单嘛,你把今年一年我们销售的蔗糖进货价和销售价相减,就大致能估计出来了。”高辉说。
夏小娜听了,不以为然地说:“进货价和销售价我们哪里会知道?你们几个分公司的人个个讳莫如深,搞得像军事机密一样。”
“就是啊。”李欣说。
高辉在沙发上坐直了身子,对李欣说:“你看我大致给你算一下哈,别的就不说了,就说那两个亿的贷款。三个分公司用这些贷款总共买了37000多吨糖,这些糖一直到上个月,也就是9月份才卖完。平均下来,每吨糖进货价和销售价倒挂不低于1000元,这就亏损了3700万元了!”
“你们的糖这个月才卖完?不会吧!再过一两个月新榨季都快要开始了!”李欣惊讶地说。
“我骗你干啥?”高辉一脸认真,随后接着说:“再加上应付的贷款利息,我们就简单点,以10%来计算吧,那也就是2000万。单是这两笔数字加起来,总计是5700万!实际上,据我推断,贷款利息应该更高,不止10%!”
“每吨糖进货价和销售价倒挂不低于1000元,有这么多吗?”李欣有些不相信。
“我这是估计的平均价差,大致应该也差不太多。不信你问问林立,看看他在江浙一带卖糖的情况是怎么样的。”高辉指着林立说。
林立点点头说:“大致差不多,而且这些还不包括销售费用,要是把每吨糖的运费和其他杂费计算在内,亏得更多!”
李欣说:“我以为你们早就卖完了,没想到一吨就亏这么多!”
林立说:“糖价跌得太快了,价格一下跌,买糖的人就没了。原来还说今年供需有缺口,后来感觉到处都是蔗糖,卖糖的比买糖的还多!”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