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488章 来点新鲜(第 3/3 页)

    在汉末到隋朝一统这段时期,由于连年征战,胡汉相争等因素,导致乐府的乐谱大量失传,直接导致乐府诗的没落。有的是有曲没词,有的是有词没曲儿,完整保留下来的极少。因此歌舞的时候,大部分时候就只有音乐,而没有唱词了。唱词的部分,变成了一种保留下来的格式,诗人以此格式创作,逐渐形成了“唐诗”。

    细研究这其中的演变可以发现,文学的进化,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如《诗经》时代,一首枕长的诗歌,往往叙述的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此时的诗文,主要是“四字”,例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而乐府诗,大多数是“五言”,多出一个字,让叙事能力大大提升。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到了唐朝,先是继承了乐府的五言,随后演变出更为复杂的七言绝句。这个过程,是字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

    唐朝之后是宋朝,宋词又重新找回了乐府诗的灵魂,不拘泥于五言或者七言。用文字来配曲调,所以形成了“宋词”的标志性长短句。

    再往后元朝,不满足于“长短句”的格式化叙事,加入了布景,表演,唱念做打等等元素,形成了杂曲。明清时,文人骚客在杂曲的故事性基础上,发展出来小说。所有的一切,都是朝着字数更多,叙事能力更强,更加复杂的方向走的。

    现在是初唐,诗文更多是五言乐府格式,七言绝句多是“高阶诗人”炫技的手段。李牧能背诵唐诗三百首,但无论是无言还是七言,在上元节这个场合,都不太适合。这就像大年三十的春晚,突然主持人报幕,下面一个节目是诗朗诵,不是不行,而是会很尬。

    在这种庆典的场合,最合适的,还是歌舞。

    舞,很简单,丽春院都是教坊司出身,歌舞是她们的老本行,拿来就用,随便排练一下就行。歌,也是如此,虽然乐府诗完整留存的不多,但教坊司出身还是多少会一些的。

    但这些,其他青楼多少也都会。大家都一样的,显然不能出彩。

    所以李牧准备的杀手锏,就是让历史的进程再跨一步。

    大家都玩乐府的时候,我给你来个宋词。这不就新颖了么?

    李牧会背的宋词没有唐诗多,但也有几十首。其中有一首,多少还与上元节搭一点边儿。正月十五月儿圆,这首宋词,刚好也是说月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割鹿记 别叫我恶魔 怪谈游戏设计师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红色莫斯科 他比我懂宝可梦 重生都市仙帝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元始法则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退下,让朕来 寒门宰相 全职剑修 死灵法师 东晋北府一丘八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最多阅读 剑名不奈何 着迷 女配没有求生欲 我亲爱的法医小姐 顶级猎食者 是心跳说谎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反派肆意妄为[快穿]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看鸟吗哥 疾风吻玫瑰 HP同人之格林童话 嘘,国王在冬眠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我五行缺你 良辰美景好时光 入戏(娱乐圈) 金牌调解员[快穿] 日夜妄想 你老婆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