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林经理(第 3/4 页)
江中院急诊科的骨伤患者来源大都是附近临时出事的紧急患者,因为情况急,距离近所以选择江中院,即便如此也有很大一部分会去其他医院,毕竟江中院属于中医院这个前提限制了不少的急诊来源。
急救车接送急诊患者都是有程序的,有人拨打急救电话,急救中心会根据患者所在的区域和患者的情况来安排最近的医院出车接诊。
举一个例子,比如附近有人骨折,拨打120之后,急救中心会根据患者所在的区域调度,江中院距离是最近的,但是因为江中院是中医院,并不怎么适合,调度中心就会选择第二近的医院。
一般患者拨打急救电话具体情况没法说请,大概还是可以知道的,紧急昏迷,溺水,摔伤等等,这都是急救中心判断的依据。
整个江中市这么大,医院这么多,每一家医院都有救护车,有的医院根本没有条件,患者送去还要转院,岂不是耽误时间?
哪一家医院可以接待什么级别的患者,急救中心都有备案的。
这几天江中院急诊科的骨伤患者增多,正是因为方浩洋向急救中心报备了,江中院急诊科拥有治疗什么程度限制的骨伤患者的条件,某个程度的骨伤患者可以送来江中院......
而且这只是开始,方浩洋还打算给方寒一个适应期,等方寒适应之后患者人数有可能还会增多。
江中院是一个大整体,每个科室又是一个小整体,科室之间也是存在竞争的,以前没条件,现在有了这个条件,方浩洋自然是打算大干特干。
而促成方浩洋产生这个想法的人是谁?毫无疑问是方寒?
要知道骨伤大夫的培养更慢,更不容易,一位骨伤大夫成长起来的时间比培养一位内科医生要更难一些。
江中院现在骨伤科的大夫大都是好多年前的大夫,有的是骨伤科自己培养的,因为急诊科从最初就没有骨伤大夫,这也导致江中院急诊科的骨伤治疗一直都是短板。
现在有了方寒,方浩洋就有了别样的心思,他打算以方寒为跳板,开始培养急诊科的骨伤人才,现在急诊科还只是方寒一个人会骨伤治疗,慢慢的,以方寒为中心,这个人才会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方浩洋还有别的心思,他想把方寒永久性的留在急诊科。
方寒现在还只是实习生,到时候极有可能会轮转到其他科室的,一旦方寒轮转走能不能回来就两说了,方寒这样具有潜力的中医人才那是每个科室都打破头皮想要争夺的,这一点从当时方寒分科室去了那么多主任就能看出,秦卫华对方寒就是很眼热的。
既然要留住方寒,那么就要拿出一些东西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