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不屑?(第 2/4 页)

    “倒也没什么误会。”

    卓向民语气平淡的道:“不仅没误会,我这两年也没少听说郭老收了一位关门弟子,水平不错,全国名医,中西医皆通,打着中医的旗号,四处卖弄,做飞刀,做手术,心脏也敢切,是脑袋也敢劈,忙的是不亦乐乎啊。”

    方寒听出来了,这是遇上卫道夫了。

    华夏民族历史源远流长,这是世界其他民族都比不了的。

    可同时,也正是因为华夏民族历史渊源流长,所以根深蒂固的思想,从古至今的一些观念对一些人的影响也比较深。

    特别是近代,清末时期西方国家都已经开始改革的时候,华夏还在闭关锁国,之后百年战乱,民众开智,全民教育其实还要在建国之后。

    满打满算,全民教育到现在,时间其实并不算太长,年龄在六七十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大多数人其实是没有接受过什么正规教育的。

    所以对一些老人来说,老规矩特别多,之前的一些老思想都还在。

    中医人虽少,内斗却不少,流派却不少,各种各样思想的人都有,思想开放一些的,郭文渊、罗元辰等人,都是比较开明的,思想保守一些,关宝成之前都是顽固派的。

    这位卓老,很显然又是一位顽固派。

    在一部分中医人看来,外科手术,什么肝切除、脾切除、胃切除,特别是器官移植这些,那就是反人类的。

    现今社会虽然没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说法,可中医人讲究以人为本,一刀切的观念在很多中医人看来都是草率的,治标不治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哪儿有问题就切哪儿,简直就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是,切了之后患者的一些病变暂时是解决了,可之后呢?

    西医讲究治病,中医其实更讲究治人。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这句话出自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话。

    古代的很多谚语,很多名言,到了现代其实都有各种各样的解释。

    单从字面意思理解这句话,其实是有些偏的,这句话的全文应该是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又日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又日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从整体来看,对照前后,其实这句话和国家没什么关系,说的还是治病救人。

    中医认为,一个人的疾病和生活的环境等各方面是息息相关的,上医医国,更为准确的说其实就是改善大环境,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中医医人,则是以人为本,遇到病症,整体思考,下医医病,则是单纯针对的某种疾病。

    这个说法其实和扁鹊大哥二哥三哥的故事差不多,扁鹊说自己名气大,其实是因为自己治疗的只是人们能看到的病症,病症已经爆发了,所以人们感受深,觉的他水平高。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少中医人其实都把西医划分为下医之列。

    患者来了,什么病就治疗什么病,针对病症为主,至于预后,后遗症,对患者生活的影响这些,自然是靠后站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好运时间 刺青 慢性沉迷 雪意和五点钟 上瘾 仵作惊华 理我一下 白色口哨 黑天 痛仰 漂亮朋友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敬山水 杀死那个白月光 俗人回档 甜妻 顶级诱捕公式 穿书后每天都在被迫撒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