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深藏不露,示敌以弱(第 2/4 页)
黄铭天连忙回答:“宫本先生,他叫‘唐野’,出身虎啸馆。”
“虎啸馆?”
宫本次郎感到陌生,他没有看申城报纸的习惯,命人去搜集精武会的资料,关注的是那几家大武馆,和成名已久的人物,像虎啸馆这样的小武馆,并未留意,也不会在意。
黄铭天解释道:“这虎啸馆早已没落,都搬去偏僻的地方了。近期走了狗屎运,教出个弟子来,才得以咸鱼翻身。”
宫本次郎微微点头:“原来如此,难怪有一股小家底气,畏手畏脚。”
他身为黑龙武道馆馆主,又有着东瀛第一高手的称谓,眼光甚高。赞赏唐野,主要是因为其年纪轻轻。至于台上表现出来的功夫,倒不觉得有多了得。刚才横山已经露了破绽,唐野应该直取中宫,把气势吃住。
然而唐野反而停了下来,显然是功夫没有练到家的缘故。
谈话间,台上唐野和横山已经交手了数招。
第一次试探,横山探出了些深浅,开始变得谨慎;而唐野那边同样不急着进攻,要见识一番谭腿的厉害。
“上!上啊!”
“打死他!”
观众们在不遗余力地嘶喊着。
还是唐野按耐不住,斜步抢上,一手鹰爪,一手鹤嘴,鹰鹤齐飞的架势。
横山心里不禁犯下嘀咕:这厮不是以唐手出名的吗?怎地现在用出来的五花八门?先是八极,又是形意,刚才还耍了一招太极的野马分鬃……
整一个大杂烩。
练武之人,精力毕竟有限,贵精不贵多。年轻的时候,主要打基础,当渐渐学有所成后,才会涉足别的武功,扬长避短。若果天赋机缘足够,最终能博览众家之长,成就宗师。
那是极少数人才能达到的境界。
唐野才多大?
怎么就把各大武功流派学了?
前一阵子,报纸大肆报道,说唐野找了很多间武馆,与人讲手,甚至博得了“少年讲手王”的称号。
闭门讲手,胜负未知,但声势确实是造起来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