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第 2/4 页)
陈仁孝沉声应道:“喏!”他一招手,一队卫士跟着他直奔皇城。
燕王的旌麾从金川门入城,沿着英育坊、洪武街向南,在北门桥折而向东,直奔皇城西安门。他不从正门入皇城,以示他起兵靖难,只为社稷,无意天下。
满城文武早已得知燕王进城路线,旌麾一进濠城,就看到文武百官跪在道左接驾。天家虎争胜负已定,想明哲保身只有改换门庭。
看着这些屈膝的廷臣,一时间燕王志得意满,豪情满怀。这3年他经历过多少艰难,多少绝境,他挺过来了,挺到了挥军进入皇城的一天,从此天下尽在掌握,男儿荣耀无过于此。事实证明,高皇帝错了,他选定的那个小儿不足以执掌天下。
旌麾刚过新浮桥,一个绿袍小臣从跪迎接驾的群臣中冲出,张手拦住燕王马头,大声说道:“殿下先谒陵乎?先继位乎?”
燕王勒住战马,一抬手示意队伍停下,低头看着那小臣问道:“你是何人?”
那人跪倒,大声应道:“臣翰林院编修杨荣。”
燕王略一沉吟,拨转马头传令:“全军后转出城,去孝陵!”
淳化镇西5里,时当正午,初秋的骄阳依然炽烈,几条汗流浃背的汉子盘膝坐在一颗大槐树下,一边喝水一边啃着干粮,正是刘礼一行。
他们历经千难万险终于逃到了淳化镇,战马都跑死,众人只能步行。所有人都精疲力尽,魁梧的内宦王惠更是脸色苍白,他腰胯间的伤势很重,每走一步都痛苦万分,只是他一声不吭,让人怀疑他就是个哑巴。崇文帝还是老样子,一言不发,冷漠的像一块坚冰。
李启乾一边啃干粮,一边问道:“离句容还有30里,天黑之前怕是赶不到。”
刘礼摇摇头,说道:“我们不去句容。”
李启乾诧异道:“那我们千辛万苦跑到淳化干什么?”
刘礼说道:“以燕王殿下的精明强干,既然他知道昨晚有人冲破拦阻向东面跑了,又怎么会无动于衷?我猜追兵很可能已经在路上,往句容方向是跑不掉的。”
李启乾说:“他千难万险的打进南京,现在应该忙着继承大位早定人心,还顾得上我们么?”
刘礼冷笑道:“只要万岁一日不除,他就一日不得安宁,他首要的大事不是继承大宝,而是确认万岁的下落,除非万岁在他眼前,他绝不会放弃追捕。”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