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8 历史上的商业骚操作(第 3/4 页)
在这种疾病面前,超级富豪也不可避免,实际上,糖尿病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住了高热量食物、饮料的市场。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丹麦的诺和诺德公司经过了十数年的努力,采用基因重组技术,仿制出了人工的人类胰岛素,糖尿病的恐惧才得以缓解。
而在这之前,在美国这种发达国家,死于糖尿病的患者数量仅次于癌症,而更大数量的患者为了活命,一点高热量食物都不敢接触,生活的痛苦不堪。
可以说这个时代人们对糖尿病的恐惧,比起后世21世纪对艾滋病的还要多。
红酒商人们从法国卫生部取得了官方数据,证实了法国的糖尿病患者远低于美国,而在他们新一轮的宣传之中,红酒及葡萄酒在其中起着核心作用。
在一番宣传下,“喝红酒降糖”,逐渐成为了美国社会的一个共识,出于对糖尿病的恐惧,美国社会红酒及葡萄酒的销量成爆炸式的增长,而且这群红酒大亨还不忘踩竞争行业一脚,将白酒暗中宣传成热量极高的产品。
于是,在这种骚操作的宣传之下,美国的白酒市场份额急速下降,行业衰败的情况下,休伯莱恩公司虽然旗下也有红酒产业,但规模不大,业绩自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然而,白酒行业的噩运并没有停止,因为百事公司进场了!
说起百事公司,整个美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全球第二大饮料生产公司,在70年代,百事公司奋起直追,逼的饮料行业的老大可口可乐差点自乱阵脚。
饮料和酒业,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牵连,巨型饮料公司进入酿酒领域也并不稀奇,但如果只是这样,美国的白酒行业也不至于受到多大的冲击。
百事公司并不准备造酒,而是在美国市场大规模销售伏特加,冲击了整个行业。
原来,在可口可乐的竞争之下,百事可乐自知在已经成熟的市场,是很难挑战对方的霸主地位,于是将目光投向了北极熊。
从60年代开始,经过了近十年谈判,百事公司终于说服了北极熊的高层,获得了在整个北极熊境内销售百事可乐的权利。
只不过最终的支付方式却出了问题,北极熊也缺外汇,当然不肯出美元,而卢布的价值极不稳定,百事公司自然也不接受,最终,双方达成了协议,百事可乐换伏特加!
凭借着这个条件,百事可乐垄断了整个北极熊市场,成为了当时唯一入驻北极熊的资本主义企业,轰动一时。
百事可乐在北极熊非常受欢迎,销量日益增加,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几年的时间就翻了数倍,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么多的伏特加怎么办?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