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陶罐、编码、墓志铭(第 3/4 页)
“这啥玩意?丫的画根鱼刺干什么?”倪大虎忍不住问道。
“这不是鱼刺,这个是字。”黄杏答道。
倪大虎差点爆出一句粗口。虽然咱没文化,但别说常用的楷书行书,什么草书隶书那些虽然认不全,但至少看到过,也知道那是字了。
就别说这些字体了,哪怕是最早的像是画的鸟兽的篆书,也至少有点印象知道是字。
可现在这上面就是画的一条线,上面有几个黑点点,看上去就和鱼刺一样。你特喵的告诉我这玩意也是字?
“这确实是字。”黄杏的脸色并不像是在开玩笑:“在仓颉造字之前,人们就是用的这种字。”
“你说的莫非是结绳记事?”赵天赐问道。
作为“专业人士”,赵天赐先生的历史和人文修养还是可圈可点的。
“不错,虽然那时候的字能表现出来的东西很少,但表现出数字是绝对没有问题的。”黄杏答道。
众人明白了他的意思。
黄杏的意思是说,这些陶罐底部的这些“字”其实是数字,或者说编码。
这一点历朝历代的窑也是这么做的,瓷器上都会刻有相关字样和窑号。
黄杏开始认真端详起这个陶罐,上面画着一副图案。
最爱凑热闹的二俅也挤到旁边看着陶罐上的图案,一下子乐了。笑着说道:“嘿,同行啊!”
这么一说,赵天赐也凑过来看了一眼“咦”了一声。
几人忙问他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赵天赐开始解释起来。
这个陶罐确实是古物,看来在春秋战国之前就有了。
他之所以惊疑,是因为他见过的同时期图画,上面都是打猎、战争、耕种、捕鱼、祭祀之类的画面。
但这个陶罐上,正如刚才二俅说的“同行”,画的是一个光着膀子的人在夯土。可以说,是最早的匠人形象。这倒是第一次见到。
几人又围着陶罐看了一阵,也没什么新的发现,于是又从棺材里面挑出和之前陶罐紧邻着的罐子。
黄杏首先就看陶罐底部,果然又有一个和之前“结绳记事”的图案相似的铭文。
这下他就没再慢慢看了,而是连续的挑出七八个罐子倒在地下,看着陶罐底部的鱼刺形铭文。
这些铭文其他人完全看不懂,于是就干脆去看罐子上的图画。
和第一个罐子一样,这些陶罐上面全部都刻的是和营造有关的图案。
但看了半天,这些图案相互之间没有任何的因果或者逻辑关系,似乎就是刻着各种营造场景。
二俅笑道:“看来墓主是咱们的老前辈,所以就刻下这些做工的动作。”
黄杏摇摇头,显然不太认可二俅的观点,他的注意力依旧放在陶罐底部的铭文上。
许久之后,他脸上露出一抹微笑说道:“没错了。”
“到底怎么回事嘛?”易云抢着问道。
这次是赵天赐替代黄杏回答了这个问题:“罐底这些是数字编码。”
黄杏点点头,开始解释了起来。
这些陶罐底部的像是鱼刺的符号虽然都不同,但他们之间的变化非常有规律,是一种固定排列。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