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开胃小菜(第 3/4 页)
大姐当年已满十四,到了将嫁之际,父亲去世守孝至少三年。三年后大姐已然十七,老国公当年这样做,显然不止是因当时两个小辈情投意合,也多少都存了照看故人之后的心思。
只因,人走茶凉。
那时九岁的她还根本不能理解这四个字的含义,可十六岁归家时现实给她的当头一棒,却让她在一夜之间她深深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前祖父祖母虽不满父亲身边只娘亲一人,可到底父亲在世有父亲护着娘亲,后来再有她的出世,父亲有了‘后’,所以再不满,她的那对祖父祖母也不曾太过难为娘亲。
可她归家时却从穗儿口中清楚的知道,父亲去世后娘与大姐二姐的日子远不像她想象的那么好过。
父亲的离世,让护国公府一蹶不振,二叔三叔资质庸碌,少了父亲官途无法再那般亨通,也没有人再买他们的帐。她的那对好祖父祖母更因此将气全都撒在母亲和大姐二姐身上,认为是母亲命硬克死了父亲。
可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又有多少人在战场上马革裹尸,难不成所有人都是被亲人克死的?
公婆的刁难,妯娌间的嘲讽打压,明明母亲才是护国公府的主人,却被那个孝字压得不得不看别人脸色过日子,加之思念父亲和远在临江府的她终日郁郁寡欢身体每况愈下,早早离开了人世。
也是那时她才明白,为何母亲当初那般执意坚决的送她离开,也明白为何母亲当初没有揭开她的身份。
若真的揭开便是欺君之罪,就算有免死金牌皇帝不会怪罪,可安家所拥有的也都会化为乌有,不止护国公的爵位,大概还得赔上那两房人的前途。所以母亲不敢揭更不能揭,只有将她送走。
大姐临终时说的她更懂,当初她九岁离都时虽病得浑浑噩噩,可她还记得母亲曾在耳边反复交待的话,母亲说等她长大成人若找不到小妹,便远远离开帝都以小妹的身份活着,自由自在的活着。
那是,当年母亲替她安排的后路。
所以母亲替当年失踪的小妹取名为素,与夙同音。
或者,母亲是在多方寻找失望后才做了这个决定,想着失去一个女儿可也要想方设法保住另一个女儿,又或者其中也有对父亲的愧疚,愧疚自己最终没能为父亲留下血脉,又或者也是心中觉得对她有所亏欠,更深知她的性格,所以想要活她活的无拘无束,更甚者母亲心中还对安家的愧疚,所以,既想要保全自己的子女,又想要保全父亲替安家挣来的荣耀。
母亲当初的心情有多么复杂她并不完全了解,可母亲有多痛心,她却能深刻的体会。母亲替所有的人着想,却把所有的苦痛都自己一个人咽下。
母亲离世后大姐二姐的日子可想而知,若非苏老国公与苏长卿的照看,若非有大姐与苏长卿的那桩婚事,大约大姐二姐的日子会更加难过。
可也正因为这桩婚事,最终送了大姐的命。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