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红颜娇,千古第一宠(第 2/4 页)
那已然让帝都的百姓震惊不已,古往今来天子之威不可犯,在百姓心中皇帝那都是手掌生杀大权的人,是这天下的至尊之主,哪个皇帝会向百姓认错,细数历朝历代的帝王,又有几个帝王会如此坦承自己的过错?这历史上又有几个皇帝会选择下诏罪己的?
那当真是绝无仅有。
如是已让百姓震惊到无法言语,可这百里太后不止大义灭亲,竟然还向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儿断指谢罪?仔细想想这怎么看都怎么让人难以置信,可说完全颠覆了百姓的认知和根深蒂固的观念,此刻看起来便做的有些太过,那也就显得有些太假了。
这就像平齐将军所说,那些事儿是她女儿做的,又不是她这个太后做的。
那她这是断的什么指,又谢的什么罪?
尤其是地上的那枚金色流星镖,此刻落在众人眼里那可谓俨然就是太后作假的明晃晃的证据。那很显然的,就算没有将军的人出手,那刀子可也不会断了她这位尊贵太后的手指。
这可不就是作戏么?
且她这样做可不就是在逼皇上么?这将军说的就更是有道理了,不管于公于私都好,她如此做,那可都是在陷皇上于不义?
于公,这天下是皇上的天下,皇上才是那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那也不过就是千岁,皇上身为七尺男儿堂堂的天子,皇上下诏罪己,太后娘娘却是一介女流竟然断指谢罪,那岂非是说皇上还比不上她这个太后?
那于私,将军说的就是更更有理了,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古往今来的圣明君王大都选择仁孝治国,这不孝父母者那都是枉自为人,这太后娘娘那可是皇上的嫡嫡亲的生母,这若太后当着众百姓的面儿自断了这手指,那岂非是在说皇上是那不孝之人,竟眼看着生母断指?
这可不就是在陷皇上于不义?
仔细想想众人此刻那是豁然开朗,此刻再看向百里太后的眼神,自然也都在瞬间变了,原本脸上的不忍和激动全都消失不见。
百里太后原本悲痛的神情在女子话语中也终于有了一丝龟裂的痕迹,她亦同样凝着安夙,眸底幽芒几明几灭,那眼底的冷意更是几乎凝结成冰,原本想要以退为进救下芷蓉,可她没想到却是再被人将了一军。
这个女人不止能舞刀弄枪,骑马打仗,论及嘴皮子的凌厉,那也是绝对的不容人小觑,这些多年来,还从没有哪个女人能让她吃鳖,更何况还是如此一二再的让她吃鳖,更没有人能将她逼到如此地步。
可她不止抓了她的女儿,大楚堂堂的公主,命人将芷蓉当成箭靶子折磨至此都不放人不说,她还逼着她大义灭亲,更是断了她的路阻止她救人,甚至她居然还向她提出如此无理的要求??
如此胆大包天的女人她可也是头一次见到,可说到底她仗的什么?竟敢如此的欺凌到她的头上?不过是仗着领了几天兵,打了几天仗,便一口一个本将军在她这个皇太后面前耍威风。
不过是仗着身后有纪家人给她撑腰,不过是仗着纪家手中所握的兵权,不过是仗着皇帝的宠,不过是仗着此时情势对她有利,便如此的不知进退,半点不知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道理?
百里太后眼底凝着冷意和怒气,许是身在高位太久,面上却是半点儿都未显现出来,她满面的怔愣,许久似方从震惊中回神。
“如是看来,倒真是哀家思虑不周,平齐将军句句说的在理,第一女将军的风采今日哀家亲眼见到,当真如传言那般不凡,难怪皇上会对你如此的情深意重更是念念不忘,今日早朝之时不顾众臣的反对,不止保留了你平齐大将军的封号和兵权,执意要立你为后,不惜为你肃清废黜了六宫,更是以美玉相喻赐下瑾字封号了。”
百里太后擦掉眼泪,神情多了几分肃然:“哀家相信以后有你主掌后宫我大楚朝六宫必会肃净清宁,我大楚皇朝也会必会繁华昌盛,国富民强,百姓亦必安居乐业。如将军所言,哀家必会下这道懿旨。皇上刚刚既已下了圣令,将芷蓉依律惩治,圣令下便绝无更改,自也当由都府衙的人,将芷蓉带回衙门依律法过堂审叛定罪,如此将军的人是不是也该将芷蓉放下来了?”
百里太后声音不小,那可谓是一语再次掀起千层浪,让在场无数的百姓几乎都在瞬间变成石像,更有不少的吸气声在雪地里响起,无数的目光再次聚集在那少女的身上,众人脑子里刹那间满满回响的都是百里太后所说的话。
“难怪皇上会对你如此的情深意重更是念念不忘,今日早朝之时不顾众臣的反对,不止保留了你平齐大将军的封号和兵权,执意要立你为后,还不惜为你肃清废黜了六宫,更以美玉相喻赐下瑾字封号……”
瑾,皇后?
永宁候府大小姐纪华裳,前朝平齐大将军,大邺朝的第一女将军,却在今朝摇身一变成了大楚皇朝的准皇后,皇上更是为她废黜了六宫?还保留了前朝皇帝赐下的封号和手中的兵权?
自古以来从未听过哪个皇帝会为了哪个女人肃清废黜整个六宫,自古以来亦从未听闻有哪个皇帝会立前朝之人为后,自古以来从未听闻过有哪个皇后还能兼任这大将兵之职,自古以来更是从未听闻过,皇后不止专宠六宫独霸了皇帝更是手中还能掌着兵权的。
因为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后宫都绝对不得干政,而如百里太后所言的这字字句句?那可谓是幻听,那在人们心中从来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可一人会听错总不会他们个个都会听错,然则,就算明白这是事实,可这也未免太过出人意料又出人意表,太让人不敢置信到了极点。
这怎么可能呢?
可这个不可能的事,却就偏偏发生在他们的眼前,发生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让人想不相信都难,因为百里太后话落,在场的文武众臣,包括他们的新皇上那都无一人发出听怕半字的反驳,显而意见的那是个事实。
是铁一般的事实。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