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二王父子(第 4/4 页)
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衰莫衰于宋。
书法在唐代达到鼎盛后,进入宋朝却进入了一段低靡期。
就像宋代的文人骚客也会作诗,但绝不可能再超越唐诗,因为诗歌在唐代已是尽善尽美。
但是,在唐与宋之间的五代,却出现了一位大书家,他的书法成就丝毫不逊色于东晋二王,也不逊色于唐代欧、虞、颜、柳。
他的传世墨宝《韭菜贴》,被誉为继王羲之《兰亭序》之后的天下第二大行书。
此人便是杨凝式,人送绰号杨疯子。
所谓师古人,师造化。
唐云擅长行书和草书,他的行书深受杨凝式的熏陶,他临摹杨凝式的墨宝,几近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当然,唐公子一向自我标榜他是个有性格的人,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绝非他的行事风格。
因此他的行书虽出于杨凝式,却非照葫芦画瓢,而是有自己的独特气质。
而他的草书则取经于王献之,兼学“颠张醉素”,唐公子尤其痴迷于王献之所创的“一体书”。
所谓一体书,就是狂草,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字字相连,血脉贯通,宛如一体。
二王齐名,书法造诣不相上下,王羲之的字灵和,王献之的字骏迈,王羲之的字略存古意,有含蓄之美。
王献之的字完全去掉了隶书笔意,因此更加研媚流美,痛快淋漓,在东晋晚期、宋、齐年间,王献之的影响一度超过了父亲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