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拭目以待(第 2/3 页)
“现在还没有上课,算不上打扰,不知道你找我有何事?”
萧小果把姜浩拉到苏御青面前,“苏大哥,不知道这个时候还能不能让这孩子进学堂?”
“不知道他今年几岁了?如果过了九岁,我就不收了。我收的学生是五岁到九岁之间,主要是给他们做启蒙。每一年夏天县里的书院会举行一次招生,七岁到九岁之间的孩子都可以去考核,如果考核不过就意味着以后跟读书无缘了。”
“他今年八岁,读过书,进县学考核不是需要你的推荐信,所以就让他留在这里跟我家言儿一起上学,等明年夏天,我就带他们两个人一起去县里考核。”
萧小果也知道这个时代有这个规矩,觉得有一些不妥,多读一些书是好。只是这是上面规定的,考不进县里的书院,今后是不能参加科考的,她也不能改变这个规则。
苏御青想知道姜浩的程度,看向姜浩:“你愿意接受我的考核吗?考核过了,就让你跟着一起读书。”
姜浩作揖:“请先生出题。”
“第一个考核,我说上句,你说下一句就好。”
刚开始,苏御青出的题目不难,是三字经里面的内容。三字经是每一个孩子启蒙的重要书籍之一,他想看一下姜浩的熟悉程度。
“你读过书,明年要去县学,也要考核,我就选一篇让你背。”苏御青想了一下,县学的考核有一定难度,就说:“你背《论语》学而篇给我听听。”
《论语》学而篇,萧小果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她都不能完全背出来,要一个八岁的孩子,感觉有一些困难,她有一些担心他能不能背出来。
刚才对答了三字经的内容,现在他放松了心态,没有一丝的紧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他背得很顺畅,没有太大的阻碍。
苏御青点点头:“还不错,我还问你一个问题,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解释出其中的意思。”
“回先生,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之后又连续问了两个问题,姜浩能够一一作答。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