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六章 大齐皇帝姜华东驾崩!(第 2/3 页)
待越来越多的人得知姜华东驾崩,整个皇宫传出一阵阵哀鸣。
第二天一早,临淄帝都上下家家门前挂孝,人人披麻戴孝,皇宫更是哀乐不止。
皇帝驾崩,继承皇位的皇太曾孙又未回来,作为丞相的崔翰理应代为监国,可崔翰为人得罪了朝中不少大臣,纷纷反对崔翰监国,并推了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臣上位监国。
面对这种情况,崔翰自然不服,可为了保全大局,他做出了人生中第一次妥协。
崔翰妥协之后,那些大臣也不敢做的过分,开始与崔翰合作,在崔翰提一下,齐朝廷向梅月关大营、咸宁关大营下达朝廷旨意,令梅月关大营十万大军北上驰援玉门郡,抵抗入关的宁塔军团。
令咸宁关大营十万大军悲伤驰援永安军,抵抗入关的南关秦军。
梅月关和咸宁关都是月齐关口,两关各十万精兵,或许有人会问,月王朝这么弱,为什么要把这么多兵马屯在月齐边境,反之秦齐边境潭口关只有五万兵马,这是什么道理?
这个道理很复杂,涉及齐王朝内部争斗,短时间难以解释清楚。
齐朝廷不仅向梅月关和咸宁关下达之意,也向岚峰口大营、圭峰口大营下达朝廷旨意,令两大关口全部军队立即返回临淄帝都待命。
岚峰口和圭峰口都是齐中山关口,两个关口各五万兵力,或许又有人问了,防守一个中山国,要得了两个关口十万大军?
齐王朝当然不是防中山国的,是用来防韩赵的,防止两国借中山国伐齐,因此长期屯兵在齐中山两大关口。
在秦军没有伐齐之前,大齐常规兵力有六十万,其中潭口关五万、西水关十五万、梅月关十万、咸宁关十万、岚峰口和圭峰口各五万、京师大营十万!
大齐兵力虽有六十万,但大军缺乏训练,战斗力不高,可纵然如此,也是列国眼中的精兵,因为列国眼中的精兵标准很低,只要士卒手里有一把好武器,穿着精良锁子甲,就算是精兵。
如果赵王朝跟大齐一样有钱的话,别说五十万精兵了,一百万都能挤出来,并且战斗力要比齐军高上一层,可惜啊,赵王朝虽不穷,但也不富裕,每年财政收入都能用个精光。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