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善后(下)(第 3/4 页)
赵王丹只说要与朝堂众人商议之后,再给予燕国答复。之后,就再无任何讯息。
將渠与苏代二人商量后,將渠带人随即前往魏国与楚国两国,进行游说。
苏代则留在了赵都邯郸,继续等待赵国朝堂的答复。
做为燕使的苏代,在邯郸被赵国朝堂招待的很好。
每天吃吃喝喝,欣赏欣赏歌舞,看上去过得很不错。
但是苏代的心中,是非常着急的。在没有得到赵国,确切答复与燕国结盟的情况下,就是最好的酒菜,吃到嘴里也没有任何的滋味呀!
根据苏代打探到的消息,赵国的老将廉颇,已经召集了十万大军,汇聚在邯郸。赵国接下来要如何做?这让苏代非常关切。
前往赵王宫拜见赵王丹,言及此事,赵王丹都是敷衍了事。
苏代又几次前往平原君赵胜的府上,也被告知赵胜出外办事,不在府上。
与赵国暂时的结盟,是燕国既定的国策,这对燕国来说非常重要。
但有一线希望,苏代是不能放弃的。
因为在苏代与將渠出使之前,姬康曾亲口对二人说过,对于燕国如今而言,在伐齐之时,最好不要与中原任何一国再发生战争,尤其是赵、魏、楚三国。
姬康又对二人道,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赵、魏、楚三国,都是燕国用来防御秦国的屏障,尤其是在燕国吞并齐国之后。
可是,这么多天来,自己出使的任务仍没有着落。苏代内心非常着急,已无法用言语来描述了,反正就是很上火了。
现在邯郸城内,也到了夏季,天气炎热。
在内外火气夹击之下,没有几天,苏代的嘴上就起泡了。
苏代越想越气,说了句:“岂有此理?”
把手中的酒樽往桌上“嘭”的一扔,转身下楼,回礼宾驿官去了。
老头苏代可是很记仇的了,按姬康的话来说,就是赵国的赵王丹与平原君二人,此时已经上了苏代老先生私下的“小本本”上了。
才回去礼宾驿官没多久,就听到随从前来禀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