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恩怨(上)(第 3/4 页)
姬康在前世做为一乡之长,深深懂得:“不管是管理一个团队,还是一个地方,要懂得“恩威并济”。不但要有“恩”,更要有“威”。否则,你是治理不好这个团队或地方的。”
一味的“仁者”之心,而没有“威慑”之举,是要不得的。
姬康的曾祖父燕惠王之所以要换掉乐毅,未尝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战事实在是拖得太久了呀!
其实,姬康在辽地时,乐毅在给姬康的书信中,对于这一点也十分后悔。
他在书信中,曾对姬康言道:
“……本想一年,齐之两城皆归之。熟知拖至七年之久,悔之……”
直到最后,让齐国大将田单彻底翻盘,燕国自此元气大伤。
乐毅虽然逃到了赵国,但是燕国还是很厚道的。
并没有因此而杀害乐毅的亲族,而是让乐毅的儿子乐间,继承了昌国君的爵位。
燕国朝堂君臣虽对乐间不多说什么,但这么多年来,这种埋怨是一直存在的。
这让乐间,在燕国朝堂十分难受。
多少夜晚,乐间因此事都彻夜难眠,一直想洗刷齐国带给自己父子的耻辱。
尤其是父亲乐毅,当时七年没攻取下来的即墨城。
但是燕国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对齐国再采取军事行动。
如今,洗刷自己父子的耻辱时机,终于到了。
这一次,新王终于给了自己这样的机会,也给了自己充分的信任。
剩下来的,就全靠乐间自己,与麾下将士们自己的事了。
昌国君乐间,双手恭敬地从韩非手里,接过燕王姬康的诏书。
对传诏特使韩非道:
“韩大人,请你回去转告王上,臣下与东路之将士们,必不会辜负我王对我等的期待。此番必拿下即墨城,彻底扫清半岛齐人的一切抵抗。若再有抵抗我大军者,灭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