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婚娶(下)(第 3/4 页)
欢快的乐曲不断转换,一会从《挂红灯》转换为《知道不知道》,一会又转换为《喜洋洋》,《绣荷包》等,这个蓟都民众这下可真是饱了眼福,结婚本就该如此呀!
到了相府前,乐曲更加欢乐、动人。
姬康进去亲自向自己的岳父、岳母粟腹夫妇二人行礼。粟元则把盖着“红盖巾”的新娘子——自己的妹妹粟雅背出,随姬康出门,放在了姬康一行,随行的一处厢车内。
姬康出门,又一次向粟腹夫妇二人行礼。完成礼节后,姬康一行,就一路敲锣打鼓,声乐齐鸣向清竹、清梅二人家而去。
之后,也很顺利,姬康先后到了清竹、清梅二人之家后,又按到燕相粟腹家的流程走了一遍,把清竹、清梅二人也接上各自的一辆大红厢车,众人随后就开始向蓟宫返回。
婚礼要在蓟宫举行。
这回姬康婚礼后,也可不能在蓟宫外居住了,必须要住到蓟宫内。
到了蓟宫门口,姬康下马,亲自到厢车前把粟雅、清竹、清梅三人给请了下来。
礼曰:共牢而食、合卺而饮,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
在这个时代,夫妻之人,结发成为夫妻后,一荣皆荣,一损皆损,其亲密关系比任何关系都更为牢靠。
姬康走在最前方,右手牵着粟雅,并派而行。清竹、清梅二人紧随而行。
高渐离在乐队的前方,挥着双臂不断卖力指挥着,《喜洋洋》的乐曲更加动人。
到场宾客之多,毫不逊色于姬康被立太子之时,甚至远远超过了当时。
粟雅、清竹、清梅三人虽看不到面容,但就从身材上来看,三人均为婀娜身姿,行走之间,一派大家风范。
在大殿上,燕王后姬赵氏一看到儿子姬康,一身喜服出现,身旁与身后,紧随着自己的三个儿媳妇,欢喜的眼泪都差点落下来。
父亲燕王姬冥,看到此景,更是感慨万分,自是十分欣慰。
立姬康为燕国太子,是因姬康在辽的表现太为出色。但姬康自身也有“硬伤”,就是没有后嗣,这对一个国家的继承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一国太子大婚,是国之社稷大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