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太子(下)(第 3/4 页)
姬康从母亲姬赵氏的来信中,知道父亲姬允的身体很是不好,现在全靠药物在维持。要不父亲姬允,也不会催姬康尽速来蓟都。
姬允也派辽地医部的几个杰出的医官,来蓟都城给父亲诊断,但是效果也不是非常明显。
再想到前世中历史的记载,姬康知道父亲姬允,已经时日不多了,还有近一年多的时间。自己在前世,没有接触过医学,对此姬康也无他法。
姬康的内心,浮升起一股淡淡的忧伤。
天下万物,有盛就有衰。
就如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傍晚必然会从西方而落一样,万事万物皆有其规律。
姬允知道自己的身体不好,也知道自己时日不多。此时,看着自己的小儿子,身着冠冕,神态从容,英气勃发的样子,让人看着愈加高兴。
姬康见父亲姬允,看着自己脸上欢喜高兴的样子。
一下子觉得咽沫发干,吞咽难下,眼眶酸涩。
虽然小时后,自己对这个父亲很是有意见。
但是在辽地时,经过母亲的描述。
姬康自然知道,父亲姬允也是为了燕国,对姬康母子二人不得已而为之。
当时的燕国可不是现在的燕国,对秦国多有仰赖之处。
做为燕国的太子,父亲姬允在当时是不能率性而为的。首先考虑的就是燕国,其次考虑的才是自己的家人子女。
所谓“屁股决定着脑袋”,这是至理名言。从古到今,都是如此!
但在自己与母亲姬赵氏前往辽地时,父亲姬允那站在城墙之上,眺望自己与母亲的身影,到了现在,都深深印在姬康的脑海之中。
待姬康在辽地崛起,燕国的实力也不断增强。父亲姬允自从下决心立自己为王储后,他为姬康所做的一切,姬康也都看在了眼里。
就是大哥姬喜生母姬嬴氏的死亡,姬康内心也明白,是父亲在为自己铺路。
姬允从袖中掏出绢帛,擦拭了下嘴角。看着身旁的自己小儿子,平静了心情。
对姬康道:“康儿,为父喜欢你的神情姿态。果断,睿智,而素有大志。”
“你祖父临去前,曾对为父说过,他与寡人二人都乃守成之主。但观你在辽地之做法,与你太祖父昭王一样,都乃开拓之主。”
“这燕国的江山,寡人和你祖父二人,只能勉强守住历代先王,交给我等的基业,但是无法开拓,辜负了历代先王的期望了。”
姬康看着父亲,发现父亲面带自嘲之色,心中也觉得悲怆。
一个男人,谁愿意在儿子面前,说自己能力不行呀!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