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分封(第 3/4 页)
朝堂上的喧哗顿时停了下来,正在争吵的两帮大臣也一起看向了公孙操。
公孙操缓缓睁开了眼睛,看看两帮争吵大臣的期待目光,说道:
“大王,老臣觉得各位大人所言,都有道理呀!”
所有大臣的都暗地骂了声“老滑头”,你这话说了等于没说呀!但接着又听到公孙操说道:
“大王,老臣想说得是,不管当今其他诸国何为。想我燕国王室,身为周天子正宗血嗣,地位尊崇。现在秦国虽为盟国,但只要求我国单方派公子康前去秦国为质。难道我燕国现在卑微到了如此地步,让自己的公子主动去他国为质么?”
“如果让老臣在当相国期间,让公子喜或公子康,单方到了秦国为质。老臣,上对不起燕国历代先王,下难堵天下诸侯悠悠之口呀!你说对不对呀?粟腹大人。”
“哦,是粟腹孟浪了,相国所言即是。”
粟腹看着公孙操,慢慢说道。心中却在大骂:
“老匹夫,彼之大母。你连君王都杀了一个,还有脸在朝堂上,公开说对不起燕国历代先王,脸皮要不要这么厚呀。你这老匹夫,这么一说,朝堂上谁还敢再说什么?唉!这样也好,秦王和太子妃姬嬴氏知道后,也不能怪罪于我。”
而武成王却明显松了口气,大声说道:
“相国所言即是,正和寡人之心,秦国要求我国单方派人去秦国为质之事,诸位大臣以后莫提。”
“诺,大王圣明。”众大臣躬身领命。
公孙操看着粟腹,心中暗暗冷笑:“知道你小子野心勃勃。但有老夫在,你是条龙也得给老夫盘着,是条虎也得给老夫卧着。”
口中却对粟腹,说道:
“粟腹大人也是一心为国,不必过责”
接着,向武成王躬身到:
“大王,臣还有事拜奏。”
“相国请说。”
“大王,前段时间,將渠等众大臣皆言,按国之大典《周礼》规定,应分封公子姬康采邑,以全国家之制,臣深以为然。”
“长孙喜出生时,先王就已封其为武都君,分封武都郡为其采邑。而现公子姬康,出生至今,仅有采邑两庄,人口百户,其不符国家大制。现我燕国所设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皆为新建之郡。除渔阳蒙王上恩典,分封给臣下外,其他四郡可选其一二,给予分封,请大王恩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