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民为本(上)(第 2/4 页)
在许多燕国官员看来,燕国每年所产的粮食,不要说供应给燕国这一千六七百万人就食,就是供应整个天下民众就食,也绰绰有余了。
都这样了,自家年轻的君王还一而再,再二三的强调粮食储备的重要性。
什么“有粮在手,心中不慌”;什么“民为本的基础就是粮食”;什么“各项产业发展的基础就是粮食产业”等等。
姬康所说的这些话,现在也已被燕国各郡县的官员们,经常引用并阐述。
在这种情况下,燕国对国内的商户,已经放开了粮食的买卖,但规定必须从官府购买,不得私下在民间购买。否则,一旦发现,卖粮的农户与买粮的商户,必然重罚。
并且规定,粮食只能在国内自由买卖,出国买卖必须要经过官府批准。
当然,粮食与肉类所制成的附加品,还有酒、瓷器等,都可以高价卖给外国。
因为每年粮食的丰收,从而也带来了,燕国与粮食有关的许多产业的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酒业、糖业等等,都开始进入到快速高效的发展之中。
尤其是战马的大量增加,也无形之中增强了燕国军队的战斗能力。
在燕国辽地北部的各郡县,都建有大型的战马饲养地,配有专职的官员。
这个时代,马匹的重要性,对于各国来说,都是重中之重。
在这种情况下,姬康与几位阁相商量后,从今年开始,燕国陆军的第四军,第五军,第六军三个军,也全部改为快速打击部队。
对于以上的三个军,准备用一年的时间,全部改建完成。
而随着造船业的发展,海军的扩建也被姬康提到了议程之中。
姬康批准,秋收结束之后,在十月招兵期,扩建海军一个军。
成立燕国海军第三军,军长由张天来担任。
粮食的充裕,民众生活质量的大幅改善,医学的突飞猛进,也让燕国民众的寿命乃至婴儿的出生存活率,大为提高。
尤其是医学的发展,更是突飞忙进。在姬康的大力倡导之下,现在襄平学院在各郡的分院,都设立了医学分院,解剖学更是被实践应用。
说句实话,这个时代的尸体标本,是不缺少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