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晚节不保的太傅(求月票)(第 3/4 页)
  她向来很欣赏聪明的人,聪明的小孩也在其中。另外,这个孩子不但机灵,胆子还大。
  不多时,小豆丁跟着怀庆来到上书房。
  宽敞的大堂里,摆着十二张桌案,十二个孩子乖巧的坐在案后,目光专注,倾听着堂前老太傅的讲课。
  太傅接近八十的高龄,是三朝元老,贞德年间的榜眼,教过元景帝,教过怀庆临安,现在又要教导皇室新生代。
  当初元景帝修道怠政,太傅冲进皇宫,在御书房外怒骂昏君。
  而后心灰意冷,在京城隐居。
  元景死后,他是为数不多知晓其中秘密的人,因此解开心结,重新拿起了热爱的工作,发挥余热。
  “太傅!”
  怀庆带着小豆丁跨入门槛,行了一礼。
  “见过长公主。”
  太傅躬身回礼。
  “见过长公主。”
  十几位皇子皇女、郡主世子起身行礼。
  怀庆微微颔首,看向许铃音:
  “这孩子麻烦太傅了,她是许七安的幼妹。尔等不准欺她。”
  她带许铃音过来,主要是警告一下皇室的晚辈,免得这个憨憨的孩子在这里被欺负。
  太傅笑道:“长公主不必担忧,这孩子厉害的很。”
  把许铃音上次的壮举说了一遍。
  怀庆诧异的看一眼圆润可爱的女娃子,笑道:
  “本宫多虑了。”
  太傅破有深意的说道:
  “殿下对宫中之事过于疏远了。”
  怀庆笑了笑,没在多说,告辞离去。
  太傅招了招手,让许铃音走到面前,问道:
  “上次还没来得及考你,你就出宫去了。来这里之前,在何处启蒙?启蒙之师是谁?”
  小豆丁歪着脑袋想了想,老实回答:
  “忘记了。”
  ?太傅一愣,启蒙恩师都忘了,或者,这孩子还没启蒙?
  他沉吟一下,道:“会背三字经吗。”
  “会的会的。”
  许铃音兴奋的点头。
  太傅脸色缓和,笑着颔首:“背给老夫听听。”
  ...........
  怀庆离宫后,去了一趟翰林院,把许七安交代的事转告给许二郎。
  永兴帝对她,以及她的胞兄四皇子极为忌惮,因此这件事得由许二郎去说。
  若是让永兴帝知道许七安私底下与她联系紧密,少不得又是一番猜忌。
  新君上位,最是敏感的时候,怀庆不愿招惹麻烦。
  “唉,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
  许新年感慨万千。
  “治国如烹小鲜,讲究一个徐徐图之。但若是国家病入膏肓,又该如何治理呢?陛下也好,王首辅也罢,以及朝堂诸公,都没有类似的经验。”怀庆淡淡道:
  “许大人,还记得我们当日手谈时做的赌约吗?”
  许新年露出郑重之色,迟疑几秒:“自然记得。”
  怀庆颔首:“我们拭目以待。”
  停顿一下,她转移话题:“再有三日便是祭天大典,陛下会在那时号召捐款,许大人打算捐多少银子?”
  许新年知道她在提醒自己,说道:
  “殿下放心,此事我早已和大哥商量妥当。
  “我会捐出三个月的俸禄,大哥则捐出五千两白银。
  “这样,我既不会因为多捐而招人弹劾,又不会有人指责我推动捐款,自己却吝啬钱财。”
  区区一个庶吉士捐出五千两白银,这是要出事的。
  但不捐,又会招来狂风暴雨般的骂名。
  “如此便好。”
  怀庆顿时放心,转而说道:“来时在宫中见到了许大人的妹妹。”
  闻言,许二郎满脸担忧,叹息一声:
  “殿下今日若是无事,可否在上书房看顾着?”
  怀庆笑吟吟道:“许大人害怕她受欺负?”
  我是为太傅安危着想.........许二郎又叹了一口,把小豆丁的光辉事迹逐一禀明,无奈道:
  “我已婉拒了陛下,奈何陛下一意孤行,唉。”
  怀庆听的人都呆了。
  气的清云山众先生见到她就躲,气的李妙真咬牙切齿,楚元缜脸色铁青,还把素有才名的王思慕气的大哭........
  “令妹是装傻充愣,不爱念书吧。”怀庆说道。
  “她若是装傻充愣,书院的先生,李道长,楚兄,还有思慕,就不会如此沮丧气馁。甚至因挫败感痛哭。”
  许新年苦笑道。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