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两百零六章 文会(万字大章)(第 3/4 页)

    怀庆难得说了一大堆的话,给愚蠢的妹妹解释:

    “诸公的学问,除几位大学士,其他人都已荒废。”

    裱裱睁大眼睛,喃喃道:“那怎么办?气死人了。”

    国子监学子脸色沉重,翰林院的学霸们同样如临大敌,脸色都不好看。

    王首辅叹口气:“裴满西楼才华惊艳,实在让人惊讶。”

    翰林院的年轻官员,入场时自信满满,与现在沉默又严肃的姿态,落差明显。

    王思慕频频看向许二郎,期待他能站出来表现。

    王首辅注意到了女儿的眼神,道:“二郎怎么今日如此沉默?”

    王思慕蹙眉。

    就在众人哑口无言,苦思对策时,芦湖上空清光一闪,穿儒袍,戴儒冠的张慎凭空出现。

    然后,他朝着湖面坠落。

    清光再一闪,张慎便出现在凉棚里,神态间还残留着些许后怕。

    他吹的牛皮肯定是:我所在的地方不是云鹿书院,在芦湖。所以差点掉湖里了.........许七安心里疯狂吐槽。

    “张大儒来了。”

    “张先生终于到了,我就知道张先生不会缺席。”

    外围的学子们欢呼起来,如释重负。

    诸公笑了起来,与张慎有交情的人,纷纷开口:“谨言兄,你可来了。”

    张慎不冷不淡的颔首,旋即看见了太傅,急忙作揖:“学生张慎,见过太傅。”

    太傅“嗯”了一声,始终板着的脸,终于有了笑容:“张谨言,这位白首部的年轻人要向你讨教兵法,你指点他一二。”

    凉棚内,气氛顿时高涨。

    张慎环顾一圈,望向华发如雪的裴满西楼,道:“你就是那个著出《北斋大典》的裴满西楼?”

    裴满西楼首次起身,作揖道:“学生见过张先生。”

    张慎摆摆手:“不必客套,你要和我斗一斗兵法?”

    棚内一下安静,众人翘首企盼。

    黄仙儿微微坐直身子,眯着眼,凝视着云鹿书院的读书人。

    竖瞳少年收敛了狂傲之气,这位儒家体系的四品高手,便是裴满大兄本次文会的“敌人”,他虽看不起读书人,但云鹿书院的读书人则不在鄙视范围里。

    儒家体系即使没落多年,积威仍在。

    “学生才疏学浅,想向先生请教。”裴满西楼笑容温和,成竹在胸。

    张慎翻了个白眼:

    “你这不是耍流氓吗,老夫二十多年没领兵了,都快忘记枕戈而眠的滋味。我说来说去还是二十多年那一套,你跟我论什么兵法。

    “你怎么不跟魏渊论兵法去,这老小子坐镇朝堂,暗子遍布天下,二十年运筹帷幄不曾停息,就等着有朝一日厚积薄发。”

    裴满西楼笑道:“先生这话,岂不也是耍流氓?”

    竖瞳少年忍不住插嘴,冷哼道:“你怎么不让裴满大兄和监正斗法去。”

    这次,裴满西楼没有训斥少年,笑问道:

    “那便不讨教兵法了,其实学生对先生兵书仰慕已久,听闻先生精通兵法,所著《兵法六疏》广为流传,人人称道。

    “后学不才,也著了一本兵书,此书耗时数年,不但融入了中原兵法,更有蛮族骑兵的兵法之道。还请先生赐教。”

    说着,看向身边的竖瞳少年。

    玄阴把脚边的小木盒打开,捧出厚厚一本书籍:《北斋兵卷》

    大奉这边,众人面面相觑,着实没料到此人不但精通兵法,竟还写了兵书?

    读书人注重著书立传,哪怕学问高深之人,对著书也是很谨慎的。一本书修修改改很多年,才会公布天下,广而告之。

    至于一些随笔、笔记,在这个时候,其实称不上“书”。

    比如许七安在云鹿书院看过那本《大周拾疑》就是笔记,称不上书。

    所以,众人对裴满西楼的话,半信半疑。

    太傅脸色明显一沉。

    王首辅等官场老人,脸色也随之凝重,有了不好预感。

    出于对书的尊重,张慎无比严肃的双手接过,湖面清风吹来,书页哗啦啦作响,飞速翻阅。

    张慎的脸色变幻,被场内众人看在眼里,先是愕然,继而欣赏,到最后竟是振奋。

    裴满西楼问道:“先生觉得,此书如何?”

    张慎没有立刻回答,沉吟了一下,叹道:“妙。”

    “全书分为三卷,第一卷兵道,论述了何为兵法,何为战争,便是不通战事之人看了,也能知道什么是战争,提纲挈领。

    “第二卷论谋,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形容的太好了。十二种谋攻之策,让人拍案叫绝啊。

    “更难得的是第三卷,精研排兵布阵,提供了许多种武者与普通士卒的配合的阵型,极大发挥了普通士卒的用处。”

    裴满西楼确实是惊才绝艳的读书人,兵法之道,他张慎输了,儒家讲究念头通达,死鸭子嘴硬这种事,他是做不出来的。

    再说,输了文会,丢脸最大的还是元景帝和朝廷,云鹿书院早就被驱逐出朝堂,他没必要为了国子监这群酒囊饭袋的脸面违背本心。

    张慎喟叹一声:“老夫的《兵法六疏》实不如你这本《北斋兵法》,甘拜下风。”

    “都说云鹿书院的读书人,品性高洁,名不虚传。”

    裴满西楼笑了,笑的酣畅淋漓。

    他为什么要挑张慎做垫脚石?理由有三个:张慎名气够大;张慎隐居二十多年;张慎是云鹿书院读书人,直抒胸臆,品德有保证。只要自己的兵书能折服对方,他就不会昧着良心打压。

    君子可欺之以方,就是这个道理。

    凉棚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失去了表情。

    竖瞳少年玄阴嘶声笑道:“都说大奉文道昌盛,尽是读书种子。看来,都不及我裴满大兄。大兄,等你回了北方,你就是咱们神族的许银锣了。”

    他指的是如许七安一样备受爱戴。

    闻言,凉棚外的国子监学子又羞愧又愤怒,想反驳怒骂,却觉得羞于开口,谩骂只会更丢人,憋屈的咬牙切齿。

    翰林院的学霸们一脸尴尬。

    其他领域的学术,他们还能有来有往的讨论、争辩,打战这一块,学霸们连战场都没去过,毫无发言权,纸上谈兵只会惹人笑话。

    黄仙儿娇笑起来,也不知是开心,还是在嘲笑。

    “这文会一点意思都没有,早知道就不来了。”有女眷抱怨道。

    她们怀着期待和热忱而来,想看的是蛮子吃瘪,而不是杨武杨威,力挫大奉读书人。

    怀庆叹了口气,她是女儿身,这种场合不好下场,否则就是打读书人的脸,而且,兵法之道,她也只是看过一些兵书而已。

    那裴满西楼是白首部少主,久经战事,经验丰富,水平肯定比她高很多很多。

    “扶我回去!”

    太傅握着拐杖,用力顿了三下,低吼着说。

    老人满脸失望。

    ...........

    寝宫里。

    老太监脚步飞快的跑进来,脸色忐忑。

    帷幔低垂,榻上,元景帝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老太监低声道:“张慎,服输了........”

    “啪!”

    元景帝把书摔在了老太监脸上。

    .........

    芦湖畔,凉棚里。

    裴满西楼朝四方作揖,笑容温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姿态:“多谢各位指教,大奉不愧是文道昌盛之地,令人心生向往。”

    这话听在众人耳中,就像在嘲讽,不,这就是嘲讽。

    太傅面沉似水,加快了脚步。

    诸公纷纷起身,沉默的离开案边,打算走人。

    “笃!”

    酒杯放在桌上的声音有些沉重,引来周遭人的侧目。

    许二郎翩翩然起身,朗声道:“我大哥有句诗:忍看小儿成新贵,怒上擂台再出手。”

    声音传开。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异香 山河志异 大夏文圣 你们修仙,我种田 苟在仙界成大佬 仙父 仙逆 洪荒之圣道煌煌 天禄星今天又在水群 重生八零娇娇媳 武道天途 我是仙 虚无真解 武圣! 有种后宫叫德妃 我在聊斋当符师 西游之火鳞大王 画演天地 魔天 玄鉴仙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