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国际数据聚集地(第 3/4 页)
而在这一排豪车的对面,是一群穿着破烂的劳工,他们主要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
孟谦带大家来这个地方,使得迪拜方的代表团表情都不是很好看,不过奥马尔还是笑着上前问道,“孟先生为什么要来这里?”
“各位可知道你们和他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众人摇头。”
孟谦缓缓道,“国籍。”
“孟先生的意思是?”
“我们华夏可以靠自身的人口红利培养大批本土人才,米国可以靠综合国力培养大批人才,新加坡可以靠贯穿衣食住行的全套体系吸引人才,迪拜靠什么?
靠免税么?人家虽然不免税,可是人家的物价也没迪拜这么高。
靠奢靡的生活么?可迪拜的奢靡只不过是属于金字塔尖那不到10%的人的,与大部分常见人才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如果迪拜真的要发展成为一个高科技国家,今天这里的人当中至少有三分之一需要变成高科技人才。
这就是迪拜现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人才问题不解决,就算你们砸钱搞好了几个看似很未来的项目也撑不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城市,未来你们就像你们此时执着的飞行汽车一样,飘在天上,远离扎实的土地。
哪怕只是要成为一个智慧城市,也绝对离不开真正有吸引力的人才体系。”
孟谦这么一说,大家的脸色显然好看了不少,孟谦带大家来这里不是为了埋汰他们,而是表达了自己确实很认真的在考虑跟迪拜合作的事情,也在认真的挖掘迪拜现在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孟谦用最直接的行为表达了自己的谈判风格就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迪拜方面要谈,就别遮遮掩掩,也别介意孟谦的直接。
同时,孟谦从人才问题入手来谈迪拜的问题。
而这也确实触到迪拜的痛处,奥马尔回应道,“我们迪拜的人口规模以及本土的一些情况确实限制了我们的本土人才发展,所以我们可能更多需要依赖海外的人才,孟先生有什么建议?”
“迪拜坐落在西方的十字路口,是非洲,欧洲,中东,独联体,中亚以及印度22亿人口的贸易转折点,因此,迪拜80%的外来人口涵盖了足足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是迪拜最大的特别,也是迪拜最大的优势,但同时,却也是迪拜最大的问题。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