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道德素质(第 3/4 页)
“你要清楚一件事情,明星也好,网红也好,不管表面如何风光,至少在这个时代他们逃脱不了商业工具这层身份。
当你从商业工具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时候,大红或者黑红又有什么区别呢?”
“可人终究是人啊,人不可能真的成为一个绝对的工具,谁能受得了天天被人骂呢?”孟谦对这个领域还真的是不了解。
“所以黑红也得把握一个度,那就是不能犯大错,就比如这些人,占用机动车道确实很让人讨厌,但算大错么?罪至于死么?
至少放在目前的道德准则之下还算不得多么不可饶恕的罪过,哪怕靠黑红获取流量,流量已经有了,这个时候只要有团队愿意出手,洗白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现在其实不少公司都会故意让旗下艺人走黑红路线,回头再来一个反转,立一个讨喜的人设,黑粉马上就变成真粉。
最近都说这几年是流量红利时代,不是因为流量效应有多么疯狂,而是因为现在的流量还很容易操控。”
沈佳雯这么一解释,孟谦也就听懂了,“所以现在如果去曝光一些人,可能反而还帮了他们。”
“只能说有这个可能,毕竟他们本身就是靠流量吃饭的一个群体,说不定就拿来利用了,所以这个事情最好还是交给有关部门吧。”
沈佳雯说到这突然有点感慨,“你说我们国内为什么不能像霓虹国那样对于类闯红灯,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之类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如果我们能像霓虹国那样采取高压处罚,我们华夏的素质应该也能上一个台阶吧。
之前不都说,按照霓虹国的处罚标准,什么人都会有素质么?你知道这里面的原因么?”
“国内不是没尝试过,零几年就想过要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结果刚出了一些轻微的处罚力度就遭到了网友的痛骂,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当年不是还有一个经典的段子,吐痰被抓说要罚两块钱,男子拿出十块钱甩在执法人员脸上说那我再吐四次。
这个东西跟国家文化有关,我们不喜欢搞重罚,轻罚的话有时候真的还不如不罚,所以我们走不了霓虹国那个路子。”
“就是有些人又想要霓虹国的素质,又不想接受霓虹国的处罚标准呗。
诶,那你说有没有这种可能?”沈佳雯突然想到什么,“现在不是都讲征信系统么,有没有可能把道德素质上的一些行为列入征信系统,通过征信威慑力来提升大众的道德标准和素质表现?”
孟谦笑着摇了摇头,“华夏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而一个现代化国家讲的是依法行政、依法治国,个人的道德高低是不能影响公民平等地享受公共服务权利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