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开天辟地的精神(第 3/4 页)
这个年代的结果就是造不如买。
需要有更多的企业证明研发是可行的,是利润更高的,这样再加上谁都不想被卡脖子的天性,再加上国家的扶持,市场就被驱动起来了。
但首先要有企业站出来证明研发的可行性和盈利性,这就是大风集团存在的意义。大风集团现在光是靠卖知识产权的钱都超过国内一大半企业了。
饭后有一段时间是企业家之间互相交流,之后再开一个建议会。
期间几乎所有人都来跟孟谦聊了几句,表示了后续想要进一步沟通的意愿,孟谦自然一一答应,刚才领导来跟自己说那些话,除了鼓励和支持外,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要让孟谦拿了国家的好处之后那就好好支持国家工作,不然可就是不识相了。
普通人之间的好处都没那么好拿,何况是国家的好处。
“孟总。”在私聊的过程中,有一人来找孟谦的时候表情有些复杂,这个人就是贺荣民,跟其他企业大多相比曾经那一世都提前创办企业不同的是,贺荣民的企业却推迟创办,因为他的企业正是沪上微电子,曾经华夏的光刻机龙头企业。
因为沪上微电科的出现,让原本在2002年创办的沪上微电子并没有出现,但在2003年年初,贺荣民还是把沪上微电子办下来了,但这么一来,他跟孟谦就是竞争对手了。
“贺总,好久不见啊。”孟谦跟贺荣民握了比较久的手,他们之前见过一面,简单聊过几句,那个时候沪上微电子都还没创办。
“孟总这两天有没有时间来我的公司坐坐,关于光刻机的发展,想邀请孟总来做工作指导。”
“贺总言重了,有更多的企业一起攻关光刻机,这对国内光刻机的发展来说是一大利事,我很乐意去贵公司学习学习学习。”
“那明天如何?”贺荣民借势把时间定下来。
“可以。”
“那我就恭候孟总大驾了。”
孟谦也不继续客气了,“那就明天见。”
贺荣民走后孟谦又约了一些企业家,之后蓝星集团的任建信走了过来,表情严肃,“孟总,国家如果真的想把材料发展好,有些话就必须挑明了说。”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