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章 源头(第 2/4 页)
孟谦不禁一笑,“企业嘛,说到底不就是为了拉拢人才给自己创造价值。”
众代表眼神微妙的对视了一眼,“所以在孟总看来,教育辐射的意义远不止是拉拢人才。”
孟谦双手一摊,“领导们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又何必来问我这种问题呢。”
“大家站的角度不同,总是容易擦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再说了,孟总不是经常说官府要跟民企多合作,而且是在各个领域都要多合作,才能最大的激发价值么?”
孟谦忍不住一笑,“还是领导能说,那我就先谈谈我的拙见了,教育辐射的第一层目的当然是为了人才,而更进一步的目的,就是成为源头。
成为源头最直接的吸引力自然就是知识。
就像大家都知道米国英国的大学有更好的教学资源,更好的老师,所以大家都想去那边学习。
而那边自然也就成为了知识的源头,全球的顶尖人才大多都是在那里学来的知识。
然而这个源头传播的往往并不仅仅只有知识,就比如意识,很多国人其实都没去米国上过学,但大家好像都知道米国大学是什么样的。
一聊起米国大学,大家就觉得那里是自由的,是推崇个性的,是主张实践的。
这就是知识源头的意识化,根本没去过的人都会有些认知,更不用说从那里出来的学生,他们往往会有一种通用的意识,一种来自同一源头的意识。
所以搞教育辐射的关键就是要想办法成为源头,当世人认可你是源头的时候,大家会不自觉的向这个源头靠近,因为谁都想去取水嘛,但最后世人取走的是不是只有水,那就不一定了。
而且大家去取水的时候往往还会被设置一些门槛,比如要收门票,比如要带上好的容器,又比如你得用我们当地的方言来跟我们进行交流,简单来说,你要看英文文献,你不得学英文,你如果要看华文文献,你不得学华文?
但是我说句很现实的话,华夏的教育想要成为世界源头还很难,不过有趣的是现在公认的源头有点把自己圈起来了,而我们虽然纯靠知识不太能成为绝对的源头,可我们可以靠一些别的东西,比如降低取水门槛,比如帮助他人建管道直接把我们的水通到他们家门口,他们不用再跑到山上取水,诸如此类。
这么一来,虽然我们这里的水暂时可能没有别人家的水好,但我们给他们提供了足够的便利。”
李可在听孟谦解读的时候一直都在点头,“孟总说的没错,这也是我们在考虑的事情。”
“所以你们现在准备怎么做?”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