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八百五十七章 半导体新蓝图(第 2/3 页)

    所以难免有人会有质疑,而梁梦松接下去对于3nm技术的一个介绍,打破了很多的人质疑。

    当然,大风集团在2017年实现3nm实验,这里面自然少不了孟谦的功劳。

    历史上最早实现3nm实验室测试的是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时间是2018年,大风集团早了一年。

    而孟谦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依然是给了大家一个坚定的方向,这就减少了很多走弯路的时间。

    芯片第一次被大众认为到了极限,是22nm的时候,当时突破这一极限靠的就是3d晶体管结构的出现,也就是当时大风半导体一举在半导体市场名声大噪的时候。

    而芯片的第二个大众认为的极限就5nm,一个隧穿效应被传的几乎人尽皆知,以至于2016年的时候出现了只要在网上说一句芯片能突破5nm就会被一群人用隧穿效应来怼的情形,虽然这里面大部分人应该都不知道隧穿效应到底是啥。

    直到台积电确认了3nm的突破,那些人才终于闭麦,事实上隧穿效应是真的,不管是22nm的极限和5nm的极限论也都是真的,前提是结构不变。

    22nm的突破靠的是结构的突破,5nm的突破同样靠的是结构的突破,某种意义上来说3nm其实是指晶体管密度等同于3nm线宽时可以达到的极限而实现3nm的等效结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3nm线宽。

    曾经的台积电是这样,现在的大风半导体也是这样。

    但是因为能实现同等效果,那就称其为3nm处理器,硬要说,也没毛病。

    所以当整个行业在纠结22nm怎么突破的时候,孟谦坚定的让员工去搞3d晶体管。

    同理,当行业在讨论5nm之后是不是要用新材料的时候,孟谦告诉员工们材料研发当然要做,所以包括纳米片,纳米线,高迁移率通道,碳纳米管等都在进行实验。

    同时,继续突破结构是另一条必走的路。

    因为坚定的投入和坚定的研发,自然就能走的比别人快一些。

    梁梦松在现场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3d复合结构。

    孟谦因为2020年前挂了所以并没看到台积电的3nm详解,但大风半导体的3nm路线跟台积电的3nm还挺相似,这可能是大风半导体坚持finfet晶体管这条路线的必然走势。

    所谓的3d复合结构,其实就是一个综合封装技术,在原本就很挤的空间里再腾出一点地方来。

    当然,说起来真的很简单,但实现起来非常困难。

    而在最后的大风半导体新蓝图展示中,梁梦松告诉大家,3d复合结构可以把芯片工艺推进到1nm,大风集团的计划是在2025年搞定1nm的量产。

    到这,大家觉得今天大风半导体的戏份总该结束,因为真的够震撼了,可事实是还没完。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刺青 攻玉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上瘾 白色口哨 仵作惊华 雪意和五点钟 理我一下 敬山水 漂亮朋友 慢性沉迷 甜妻 文物不好惹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杀死那个白月光 你比北京美丽 偷香 顶级诱捕公式 他喜欢你很久了 猫咪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