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理念(第 2/4 页)
11月6日,孟谦来到大风娱乐旁听了一场公司会议。
最近之所以内部出现了强烈的争议,是因为在外卖员薪酬模式上出现了争议。
大家现在几乎下意识的一个考虑就是计件式薪酬制度,一单五六块钱,你能赚多少钱就看你能跑多少单。
但有人提出了另外一种薪酬模式,员工制。
孟谦先在平板上仔细看了一眼员工制的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公司既然准备自己建立配送团队了,那么就要好好经营这个配送团队,给他们交社保,要进行规范化的培训,打造服务体系,至于员工工资也比较复杂,有基本工资,订单补贴,奖金等等。
这么一来,口碑的外卖员送一单可能只有一两块的提成,但是有基本工资在那边保着,提出这个员工制的团队的想法就是希望外卖员不要变成往死里去跑的机器,而且是没有任何保障的机器。
公司每天根据系统计算,根据不同的时间段,给外卖员分配合理的订单量,只要能按时跑完就能拿到还不错的收入,而因为多跑一单也就多赚一块钱,就会降低那种为了多跑几单不要命的行为,因为不值当。
但这个方案的问题也很明显,比如收入的上限被降低了,按照这个方案,外卖员想多赚钱的方法只有拉长工作时间,在规定的八小时工作时间外外卖员可以继续跑,继续跑的话就按照薪资折算,按时薪发放。
另外,员工制的一个很重要的点就在于给外卖员提供晋升通道,而且有详细的规章制度,每半年可以申请一次调薪,而评判的主要标准在服务上,不是看你多能拼命跑,关键是作为一个服务行业能不能把服务做好了,这套方案就是绝对不把外卖员往拿命去跑单的方向逼。
孟谦这边看了个大概,两边的争吵也开始了。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随着商家自己没有了配送能力,已经滋生了一个产业,那就是外卖外包企业。
根据我们的调查,这些外卖外包企业一开始其实都是时薪制的,有点类似于招临时工的意思,但最近都变成计件模式了。
因为时薪制就很难激发外卖员的动力,他送一单也是十块,送十单也是十块,他为什么要努力呢?”
“你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是有配送系统的,未来我们平台上的外卖员订单是由我们的系统分发的,比如一小时配送五单,那这就是他的工作,他必须完成才能得到相应的报酬,而且每一单多久送达是有时间要求的,这也就不存在你说的惰性问题。
你要知道我们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一旦我们打造了自己的配送团队,我们该怎么给他们定位?
员工?还是临时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