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我记住你了(第 2/4 页)
有趣的是普通人想进都进不了的大学,在学霸的口中就像是挑白菜一样。
无奈的是,这个年代人才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出国深造,越聪明的孩子,成绩越好的孩子越想出国深造,可这也不是孟谦能改变的大环境,国内的教育环境太落后了,没办法。
指责别人出国不回来,还算能有一点支撑,但指责别人为什么要出国深造,这就有点太过狭隘了。
西方拥有百年积累的技术基础,这个东西华夏就是没有,不去西方学,在家闭门造车只会更落后。
“嘿,书呆子!”正在大家聊天的时候,一旁突然出现了一声蹩脚的华文。
孟谦转过头,就看到两个外国面孔。
邱明成脸色一变,但都没搭理对方,只当没看见,对方见状似乎感觉有些无趣,倒也没再说什么。
“这两老外什么人?”
“我同学。”邱明成压着声道,“不知道哪根筋搭牢了,特别喜欢嘲讽我们。”
“他嘲讽什么?”孟谦不禁发问。
“就像他说的,嘲讽我们是书呆子呗。”邱明成摇了摇头,“无所谓了,我们华夏学生在国外本来就不太受待见。”
孟谦想了想,还是忍不住问道,“据我了解,我们华夏学生在国际赛事上的表现向来优秀,而且很多华夏学生毕业后也都在米国大企业发光发亮,他们有什么可嘲讽的呢?”
“他们嘲讽的就是这个啊。”邱明成又摇了摇头,“我们学习好,工作认真努力,但我们却几乎没有在基础领域有过什么重大突破。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那句话,华夏自相对论后一百年内没有在物理界取得任何成就。我们实现的很多技术突破,突破的都只是西方的封锁而已,但在基础领域的突破上,跟我们华夏向来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我们华夏人能在米国工作的很好,是因为我们在他们已经创造的科技框架下,我们的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很强,更重要的是,我们比他们能吃苦多了。
你去硅谷看看那些能在米国加班的,全是亚洲面孔。
但人家霓虹国跟高丽国好歹还是在基础理论上有成就的,也有不少代表人物,更重要的是人家的基数科研环境比我们好。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