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百八十七章 该挖就挖(第 1/2 页)

    没过多久,一份来自大风集团的部分研发清单出现在了网上。

    曝光的研发费用是1.5亿米元,毕竟没有自主芯片,没有自主屏幕,没有自主电池,研发基本都在系统上和外形上,所以不像几年后的苹果每年研发费用几百亿,因为一旦开始研发芯片就是个无底洞了。

    所以还真没花苹果多少钱,而大风集团公开了在鸿蒙手机上的研发费用,鸿蒙系统的研发,前前后后花了35亿软妹币,这还没算上孟谦为这个系统省下了多少钱。

    鸿蒙架构的研发,差不多花了20亿软妹币,这还不包括在ell项目中的投入,毕竟架构从ell项目里抽取了很多便利。

    而且,这20亿仅仅只是架构研发费用,属于软件上的活,研发费用基本都花在人力成本上了,手机芯片的生产才是最烧钱的主,根据大风集团给出的清单,花了100亿软妹币的研发费用,流片失败了三次。

    至于山海系统,就像微软一样,大风集团也是每年都有一笔充足的研发投入,最近两年分别是亿软妹币。

    大风集团的清单上没有把每一项研发费用都写的很清楚,就是把主要的一些产品和技术研发写了一下,然后网友们算了笔账,如果考虑汇率的问题,那大风集团的研发投入跟微软英特尔这种企业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如果考虑到人力成本的问题,其实差距并不大。

    网友们更多的关注点在研发费用上,得出了大风集团的成功源自研发的结论。

    可同样做企业的那些企业家们,关注点就不仅仅是研发费用了,而是在于大风集团的研发资金利用率上,如果考虑这个问题的话,大风集团简直就是变态。

    不管多么庞大的企业,每年都会有决策错误,不可避免的事情,而且事实上,错误的决策占比是很高的,比如微软一年拿出100亿米元养10个项目,能成功七八个不?事实是,越大的企业越容易把钱砸到失败的项目上,这就是马沄那句花钱比赚钱难的意思,企业大到一定程度真的是这样。

    所以100亿米元投进去全部打水漂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再加上会有很多长期研发项目,比如量子技术,比如半导体的攻坚,可能每年一百亿两百亿的砸,但五六年之后或许只能看到一点点水花,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一家企业一年搞个300亿的研发费用,真正能产生结果的研发投入可能就50亿,能达到这个成绩都已经很不错了,因为这50亿研发成功带来的效益往往会超过300亿,是这么个情况。

    但当全球企业家开始帮大风集团算账的时候突然发现不对劲了,大风集团销售额才3000亿,一年赚多少钱?就算赚1000亿吧,他手里的几个核心项目,芯片,系统,液晶屏搞一搞,几百亿就出去了,每年还要收购扩张,也没什么钱搞别的了啊?

    所以大风集团的研发失败项目占比是多少?没有失败的么?而且为什么大风集团只要投入大资金搞的研发项目,好像都很成功?而且动不动就是划时代的产品

    大风集团好像总能把钱花在最正确的方向上,见了鬼了啊这是,完全是不可理解的。

    对正常的企业家来说都有点无法理解,除非大风集团对未来有超强的把控能力,但大家还是不可能往孟谦是重生者这个方向上想,因为实在太扯了,这个时候大家的想法就是,大风集团真正牛逼的地方,是在眼光上,或者说,运气?反正,很神奇就完了。

    米国甚至有媒体直接称大风集团为一家拥有神秘东方力量的企业

    随着这样的舆论开始发酵,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投资者,甚至是政客都开始对孟谦感兴趣,对大风集团感兴趣,很多时候,越神秘越让人感兴趣。

    一家又能把控准未来方向,又注重研发的公司,谁不在意呢。

    而伴随着大风集团因为研发的事情又火了一把,还有一些人意识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文物不好惹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天之下 杀死那个白月光 你比北京美丽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 穿书后每天都在被迫撒娇 合法违章 她是男主白月光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太子打脸日常 撒娇 万人迷穿成作死炮灰后 我这糟心的重生 路从今夜白 重生香江 金殿锁娇 小蘑菇 外科医生穿成民国小可怜 我的极品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