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罪己诏(第 4/4 页)
第二道旨意:所涉案之人判诬陷之罪,处以腰斩之行,因参与者蒲亭已死,停究,贬其亲眷家属,流放千里之外。且将荣葬的成王迁出皇家玉蝶,并择日迁出皇陵,与成王有关的一应人员皆夺其皇姓,贬为庶民。
至于第三道旨意,便是晋安皇泣血而成的——罪己诏。
若说前两道旨意在众人的意料之中,那么最后一道旨意就令所有人惊讶了。
所谓帝王的罪己诏,足以推翻他过往的所有德行,对于一个帝王而言无异于是极大的羞辱。
可偏偏在这样的档口,所有人都在为君门欢呼的时候,一道情真意切的罪己诏便随着前两道旨意被颁布下来。
瞧起来如此的仓促,令人震惊的同时,又再一次将皇室推向了风口浪尖。
不过这一次,百姓的声音却比前一次温和了许多,不再像之前那般针尖对麦芒,极致激愤。
在雪冤的当天,君琛自刑部大牢而出,当他站在刑部厚重大门之外的时候,外面早已候着无数得知真相的百姓。
其中还有许多因伤从战场上退下的将士。
当看见君琛出现时,他们不约而同的张嘴,七嘴八舌地告知了君琛君门雪冤的好消息。
那一瞬间,无数种声音在耳旁炸开,杂乱无章,吵闹不已。
这种程度的噪音对于一向喜好安静的君琛而言,无异于一种折磨。
可是,此刻他却觉得,这一生,从未听过比今天更悦耳的声音。
因为这些人,都是在为君门发声。
从今天开始,君门再也不用顶着主帅因一人之过葬送十万大军的罪名。
他们的君家祠堂的祖宗,也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得人世供奉,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高兴的事情了。
在百姓的簇拥下,君琛眼眶微微酸涩,却是毫不犹豫的上了自家前来迎接的马车。
周世仁坐在马车里,微红的眼眶中带着血丝,在得到消息之后,立马在君家祠堂大哭了一场。
这一刻,他不是君门满腹谋算的谋士,而是受冤者的后人。
马车里,周世仁笑着道:“我今日终于可以毫无顾忌的为列祖列宗上一炷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