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我们的村庄还会回来(第 3/4 页)
他的阿莞,已经做得足够好,也不该承受这样的心理谴责。
*
上林村上百户人口,因桃花江决堤的时候,是在深夜,洪水迅猛而下,来势汹汹,大家都还在睡梦之中,因此,能逃出这场洪灾的并不多,整个上林村,原本五六百口人,如今只剩下一百来人。
雨水暂歇之后,他们有的沿水寻找亲人,有的被官府安置在了太平镇上,年纪小的孩子,便暂时停留在了云家镇上的房子里,一间屋子,打成大通铺,能睡下二三十个人。
萧韫之自回到镇上之后,便没有时间回萧家,但云家发生这样大的变动,萧家自然也派人过来帮忙,见到萧韫之的时候,便将这几日的状况,与萧韫之说了一遍,也道萧家一切安好,让萧韫之勿用担心,因附近村庄受灾严重,萧老夫人和老爷子开放门庭,收留了不少附近无家可归的百姓。
镇上的土地庙、城隍庙,成了灾民的暂时停歇之地。
洪灾过后,米粮、吃饭成了问题,萧家也开了善粥救济灾民。
云家虽然悲痛过度,但也无法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乡亲们无家可归,何况,其中能逃离出来的人,基本上都是家中建造了新房子的村民,新房子比旧房子坚固,他们躲在屋檐上逃过了一命,而这些人,恰恰都是在云家的铺子里帮忙的乡民的亲人。
云珍儿自作主张让他们住进了镇上的彩丝阁、红颜坊、以及人间至味的后院。
云珍儿红着眼睛从屋里出来时,便见萧韫之轻拍着云莞的后背在安抚她。
方才妹妹一直强忍着没有在二婶的面前哭出来,可她却晓得,她出门一趟回来却要这样突兀的接受这么大的变动,该是何等的难以接受。
她抬手,擦了擦红通通的眼眶,顿时悲从中来。
这一日,太平镇的天,依旧是阴沉的,却没有一滴水从天上掉下来。
晚间,不过酉时,天便已经彻底黑下来了。
云莞在萧韫之的怀里恸哭一场,一阵发泄过后,该做的事情,依旧要做。
晚间,忙碌的陶伯匆匆而来:“村里的纸坊,全部被淹没了,大雨的第二日,纸坊便未再开工,住在镇上的工匠,安然在家,邻村的工匠有五人,如今只有两人幸免于难,村里请来的十八名工人,我这两日查问过,七人被大水冲走,三人的尸首找到了,另外四人,至今下落不明,对了,云姑娘的那两位堂兄弟,也安然无恙,只是,他们的家人……”
说到这里,陶伯便说不下去了。
大雨时期,纸坊是无法开工的,陶伯便与女儿留在镇上,也没有料到,桃花江会决堤,将他们才开工了半年的工坊一夜冲毁,他们的工人,被大水冲走,纸库里辛苦做出来的纸张,也全部被大水冲走。”
幸免于难的云双全和云满福,大约是上天对云家本家最后的眷顾,工坊无法开工,又这般下大雨,他们不放心工坊里的设施和纸库的状况,也担心纸库被淹,决堤的当晚,便去纸库瞧着状况,想着若是发生了什么,也好及时抢救,却不知也是因此,救了他们一条命。
如今两人也被云珍儿安排在云家的院子里住下,见到云莞,两人眼圈发红。
云莞眼圈尚红,却沉静得不似一个十四岁的少女,轻声道:“九哥与十一哥安心住下吧。”
“阿莞。”两人红着眼睛:“我们的家没有了,纸坊被烧,高粱全部被淹没,村里的酒窖,山洞被淹没了,全都没了,什么都没了。”
云莞忍住悲伤道:“九哥,十一哥,你们还有我,阿莞还是你们的亲人。”
两人都不过是十六七岁的少年,何曾经历过这样双亲尽失的悲痛,听着云莞的话,都忍不住放声哭了出来。
云莞又安抚了一阵,才让两人去休息,只觉得心中疲惫非常。
而后,陶伯与云莞说:“酒窖确实被淹没了,十几名酿酒工人,有两人被大水冲走,姑娘离开太平镇之前,村民们原本准备收高粱,如今……”
如今那高粱,即便收了,也全部被洪水卷走了。
他们辛辛苦苦好不容易过上的好日子,可那日子太短暂,短得如一场美梦一般,被一场洪水冲破,化为影子,洪水过后,迎接他们的,是比从前更苍白悲惨的生活。
还好这两日即便空中阴沉,但却未曾再下过一滴雨。
柳青松留在太平镇上,几乎日日不停地跟在云珍儿的身边,许多事情都在帮她打点着。
周修文这几日也忙得焦头烂额,已经多日不能回府。
陵阳境内,尤其是附近的乡镇,以及桃花江下游的广大区域,是此次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桃花江决堤的第二日一早,周修文接到消息,便冒着大雨从城里来太平镇上,一刻不停地去了下游村里,先是救出被围困在大水里的灾民,而后又是安顿灾民、着令解决灾民的吃住问题,再见到云莞,已是云莞回来的第二日。
他晓得云家的状况如何,此时也只能说一句:“云姑娘,节哀。”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