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二十一章 治国的看法(第 2/3 页)

    少年赵德昭恭敬道:“儿臣过来给父皇请安!同时,儿臣近日听了翰林学士讲解南北形势,便在书房中写了一篇文章,见解浅薄,请父皇指正教诲。”

    赵匡胤闻言,倒是来了兴趣,他自己是半个粗人,出身军人世家,于后汉乾祐元年(948年)投身后汉枢密使郭威帐下,后随郭威征讨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叛乱,屡立战功。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补任东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挥使。

    当柴荣登基后,赵匡胤跟随他南征北讨,官爵一路提升,拜为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太保,任殿前都指挥使,军权在握,威望甚高。

    可以说,赵匡胤在领兵打仗,排兵布阵上,十分有才能;武艺也不俗,自创了太祖长拳、棍法等,历史上评为五代末北宋初的军事家、武术家。但读书学问却并不细致,在诗词歌赋、锦绣文章方面便不擅长了。

    赵匡胤听皇子写了一篇对局势看法的文章,来了兴趣,接过赵德昭递上前的绢纸,扫过上面的内容,那文字写的倒是中规中矩,甚至字体有些清秀俊美,缺少豪放与骨感,秀丽如女子的字迹。

    “自唐失御,天下分崩,四海州县瓜分,英豪鼎峙……”

    十四岁的赵德昭听了翰林院多位侍读、学士的讲课,不乏一些纸上谈兵的老儒生,从天下苍生道义入手,谈着仁义对天下治理和兼并的策略;也有侍读主张先讨伐北汉,统一北方,夺回幽云十六州后,无后顾之忧,再南下征讨蛮夷.

    这些观点被赵德昭吸收之后,杂糅进来,他是一个自幼长于豪门和宫廷的少年,对天下事,皆是道听途说而已,所以观点看似条条是道,难免有混乱矛盾之处。

    赵匡胤看完之后,微微点头,对皇子写文章分析天下形势这个觉悟和做法,还是肯定的,至于内容是否完全准确,倒是次要的。

    因为朝廷之事,兹事体大,连他这个皇帝,跟枢密院、政事堂的智囊大臣们商议,都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看法,各说纷纭,各有道理,具体如何抉择和执行,赵匡胤最后还是要跟赵普反复商议才能定下。

    像皇子这个岁数的少年,会有什么精辟的想法?真语出惊人,如金科玉律,那就成怪事了!

    “赵卿,你也看下。”

    赵匡胤把纸张又递给了对面坐在锦墩的赵普,让他也观看、点评一下。

    赵普算是保皇派,属于幕后打算拥立二皇子做太子的拥护者,看过赵德昭的文章后,并不点出其中缺点,而是光夸优点道:“殿下这篇文,分析有根有据,条理清晰,又有仁德之心,安抚天下百姓的宏愿,令人叹服,这文章写的好啊!”

    赵德昭闻言一喜,拱手道:“多谢赵相盛赞!”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割鹿记 元始法则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红色莫斯科 东晋北府一丘八 他比我懂宝可梦 退下,让朕来 别叫我恶魔 重生都市仙帝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怪谈游戏设计师 全职剑修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寒门宰相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柯南里的克学调查员
最多阅读 着迷 我有一座恐怖屋 穿书自救指南 顶级猎食者 安徒生童话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主角是邢棒芳华夫人 尸香美人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夺嫡叶娇李策 嘘,国王在冬眠 女将军和长公主 我的锦衣卫大人 惊落晚秋 陈启林苏荷 我亲爱的法医小姐 官场生存手册:权力征途 夜夜吻叶柠谢聿礼 看鸟吗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