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凶手落网(第 1/3 页)
不知过了多久,段一林也许是太过于劳累,趴在办公桌上睡着了。
“段队,醒醒,尸检结果出来了。”张霞用力摇了摇段一林的胳膊。
他揉了揉眼睛,伸了个懒腰,说到:“我怎么昨天在局里就睡着了,快,把尸检报告拿来给我看看。”
死者为女性,年龄十八至二十五岁左右。
死亡时间在10月12日凌晨2点左右,身上的无钝器打击痕迹,面部布满刀划痕迹,基本无法辨认相貌,腿部有拖拽伤,手臂静脉处有一个针孔。
经过尸体解剖,呼吸道有乙醚残留,胃,心脏处,血液里检测到大量盐酸利多卡因残留。
死因是注射大剂量盐酸利多卡因,药物中毒,引起长时间心脏骤停。
尸检的结果印证了呆子的猜想。
“队长,利多卡因是麻醉剂,医院对这类处方药有严格的管控,在药店里需要凭借医生开据处方单购买。
所以我们的调查方向要针对医院和药店。凶手作案过程应该是先用乙醚麻晕被害人,再通过静脉注射药物的方法杀死他人,作案手法非常娴熟。
从现场勘察来看,未发现能提供被害人身份信息的证据,证明凶手有故意隐藏被害人身份信息的行为。
对于作案动机:不像是抢劫杀人,但不能排出这种可能性,蓄意谋杀的可能性稍微大些。”呆子细看了尸检报告后对段一林说。
段一林点了点头,说:“呆子你说的和我想的差不多。这样吧,成立专案组,此案命名为1012女尸案。
首先派一些人到本市的药店去调查,把所有开据盐酸利多卡因的处方单一一核对。其他人和我一起去各大医院调查。兵分两路,马上行动。”
一天时间下来,办案人员几乎走遍了滨州各大医院、药店,仍然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三个人开始有些踌躇,坐在车上沉思:是我们的调查方向出现了错误?凶手有通天的本领?难道在现场没有留下一点蛛丝马迹?
这一刻,办案人员好像陷入了被动局面。
铃铃铃――,段一林拿起了手机,看了看屏幕,激动的按下了接听键:“喂,老王你那边有线索了吗?”
“一林,有重大发现,我们的人在观察河东区南远路垃圾集中点的监控录像时,可能发现凶手了,你快来河东区派出所。”
“好的,马上就到。”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