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山海经番外:真实的昆仑与百神(第 2/4 页)

    且神职之间,没有什么强弱高上之分,都属于‘神’这一阶级,都是为至高意志工作的。而有强弱的,只是部族氏族之间。

    扯远了,言归正传。

    理解了什么是帝,什么是神。那‘百神所在’的帝之下都,到底是什么,就脱口而出了……宗庙。

    当然,用这个词不准确,那应该是国之重地,同时还祭天的,主要是配祀上帝的,我们有个专门的称呼叫‘明堂’。

    昆仑面有九门,应该是平均分配在四面,每面两扇门,还有一扇门是正门,处于正面的两扇小门中间。

    这个格局,和后来封建王朝的皇家庙堂是一样的。

    有三个面是两门,其中坐北朝南的正面,即南门有三门,旁边两个小门,中间一门最大,是祭拜出入的地方,只在特定时候开启,平时修缮维护,不可以走正门。

    其实很多王朝的‘都城’,也是类似格局。

    ‘门有开明兽守之’,这更明显了,和后世庙堂宫殿门上装饰的‘铺首’,或者门前摆放石狮子,是一类东西……就是镇门兽的意思。

    ‘面有九井,以玉为槛’,则是指每扇门前都有一口井,上面用玉石为槛给圈住。

    这也是一脉相承的装饰风格。只不过现在很少看到‘玉槛’,都是石槛,木槛为主。故宫里现在还有很多石槛围着的井,总之是一种风水布局。

    ‘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还种了树,巨大的树,又粗又壮耸立在那,可以说风水布局、景观布置得非常讲究了!

    这座建筑,耸立在‘八隅之岩’上。隅:方形的角落。

    八隅之岩,就是八个方角的巨型岩石……这明显是个人工雕琢的基址啊。

    也就是说,这座明堂,搭建在一个八角高台上的,这个地基不是个简单的正方形,而是两个长方形十字叠加构成的‘八角形’。

    如此,整个昆仑墟的格局,异常清晰了。

    它就是一座地位崇高,建在八角高台上,有着九井、九门、镇门兽、巨型景观树的明堂。

    你们可能会说了,它不能是个‘都城’吗?一个文明建立了一座九门大都城,是一大片地区的古国中心。百神都住在这,号称上帝在人间的居所。

    是,这么想也说得通。但首先,都城的概念很晚,就连商朝的王都,都只叫‘大商邑’。

    ‘都’这个概念,至少在周朝以前,应该都只是专门用在‘上帝’、‘天神’的居所上。

    后来引申出新含义:祭祖的明堂在哪,哪就是都城。于是就有首都的意义了。

    昆仑墟‘帝之下都’、‘百神所在’,可见是个专门祭祀‘祖先、天帝’的场所。

    里面住的不是人,是神,是先祖之灵……所以,它只能是‘明堂’。

    东汉的蔡邕,在《明堂月令论》中曰:“明堂者,天子大庙,所以宗嗣其祖,以配上帝者也。”

    “谨承天顺时之令,昭令德宗庙之礼……”

    “生者乘其能,而死者论其功而祭,故为大教之宫。”

    宗嗣其祖,以配上帝……论其功而祭……这都说得很明白了。完全对应帝之下都,百神所在。

    明堂,是古代帝王所建的最隆重的建筑物,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的地方。

    在泰山历代皇帝封禅中,明堂是帝王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古人认为,明堂可上通天象,下统万物,天子在此既可听察天下,又可宣明政教。

    只要是有大功的祖先,让后世生者,受其功劳荫蔽,那么后人就得论功而祭祖先之灵,这就是‘神’。

    此为华夏文明的核心文化,绝对是重中之重。

    所以在上古时期,‘帝’、‘天’、‘祖先崇拜’等概念成熟后,这种神圣之地,理应就有了。

    哪怕连现代定义的‘文明’都还没有,还是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建立明堂了。

    这个文化,从未断绝,一直流传。历朝历代,都有明堂,从夏商周到秦汉唐,哪怕是清朝都有。最后一次祭天大典,是袁大头……

    也就是说,我们有几千年的信仰‘天’,‘造昆仑’的历史,这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

    《周礼·考工记》:“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外有九室,九卿朝焉。”

    西汉的《大戴礼记·明堂篇》也写了“明堂者,古之有也。凡九室,一室而有四户八牖……明堂者,明诸侯之尊卑也,外水曰‘辟雍’。”

    《明堂月令论》还说了“明堂制度之数,九室以象九州,三十六户,七十二牗,以四门八牗乘九宫之数也。”

    《淮南子》:“明堂,王者布阵之堂,上圆下方,堂四出……”

    这些都是对明堂的描述,历朝历代,明堂形制各有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和山海经里的昆仑墟描述大体对应。

    比如建筑格局法天象地,基址方形四达。比如建筑附近有水环绕。

    还有一个,就是明堂为三重台阶式,这和淮南子中对昆仑的描述吻合。

    昆仑分为三层,第一层叫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第二层叫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第三层,乃为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

    考古的新石器时代,距今六千年的红山文化,就有‘三环祭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明,也有三层台阶的瑶山祭坛。

    仰韶文化的双槐树遗址,也就是所谓‘河洛古国’,更是有三重结构的大型环壕。还有黄土高原上的‘南佐遗址’……总之很多,我就不列举了。

    把宗庙祭坛建成三重台的形式,是自古有之。

    是整片古中华文化圈,各种不同新石器文化的一种共同文化因子,即‘天地信仰’、‘祭祖乃灵’、‘天圆地方’等要素。

    还有一个论证,那就是在早期典籍中,‘昆仑’一词,有时候是直接指代‘明堂’的。

    比如《史记·封禅书》记载了汉武帝封禅泰山,降坐明堂于山之北:“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之,通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名曰‘昆仑’。”

    当时汉武帝封禅要建明堂,有个叫公玉带的人,献上了一幅图,称为黄帝时明堂图,画了个宫殿,名字就叫昆仑。

    山海经里描绘的昆仑墟作为一个明堂,基本是学界公认,包括古代文人,也很多知道昆仑墟是个明堂,只不过后来想象力放飞,将其发展成了仙山,毕竟‘百神所在’嘛,其实就是一堆祖先牌位。

    ……

    好了,以上是主流学界几乎定论的答案。

    说点我个人认为的东西。

    《尚书·禹贡》言‘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

    翻译过来就是:(进贡的船只)从积石山附近的黄河,行到龙门、西河,与从渭河逆流而上的船只会合在渭河以北。织皮的人民定居在昆仑、析支、渠搜三地,西戎各族就安定顺从了。

    简直是直截了当地表示,‘昆仑’是个地名、国名,或者说‘族名’!

    原因很简单,‘析支’、‘渠搜’都是古西戎族的分支。

    山海经与尚书,是对昆仑最早最原始的描述,没有添加任何神话,都是很简单地记录这么一个地方。

    昆仑,我觉得应该视为,上古时期处于西部的一处‘古国’,‘古族’,其首领称为西王母。

    所以我在小说中言昆仑是昆仑,昆仑丘是昆仑丘,俩不是一回事。这一点并没错,我始终持有这样的观点。

    所谓昆仑山,就是指昆仑国的‘山’,山海经也有写‘禹攻共工国山’之类的。

    怎么一座山还能攻?因为那极可能是‘人造山’。可能就是指共工之丘。

    当然,也可以解释为,攻是开凿的意思。

    但古代的字不多,废话少。‘山’、‘丘’、‘虚’这意识应该都有区别。

    我猜山海经里的昆仑墟描述的只是‘明堂’之一,昆仑是个族名。

    上古中华大地,古国林立,有一族或一国叫昆仑,他们那的明堂,叫昆仑丘,后来迁徙走了,就改叫‘昆仑墟’。

    书中还有其他明堂,比如‘祝融之墟’,是指‘祝融氏族’的明堂所在地。

    注意,严格来说,墟并不是明堂的意思。

    《广雅·释估》:“墟,居也。”

    《广雅疏证》:“墟,故所居也。”

    昆仑之墟,直译的意思,是‘昆仑一族曾经居住的地方’、‘昆仑一族的古老领地’、‘昆仑族的发源地’。

    祝融氏之墟是楚国先民的最早起源地,楚人的祖坟就在那,祖坟在哪,哪就是根。

    所以上古之人如果在地图上标注自己氏族的领地,就会画出氏族最重要的建筑,即把明堂画出来。

    大约是表示‘我们一族当年的祖坟在那里’,这是一种文化。

    同时也可以反推,画‘山海图’的作者,就是所谓的‘昆仑一族’的巫史官,他们在山海图上着重标注了自己的‘祖地’,所以画的特别大特别详细,而其他部族的明堂,就只是简单标识。

    除了昆仑墟,祝融墟……轩辕之台应该也算,是指轩辕氏族古国的祭台,可能是考古发掘的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当然,这是学界猜测,我个人是反对的,我认为轩辕国在黄土高原。

    总之,凡是认同这种文化,开始‘搞明堂’的氏族,都算是中华文明的前身,大家都是同一种信仰。

    良渚文明大发现后,学者到处在那里找昆仑。

    包括我要反驳的那个人,他也在牵强附会说良渚挖掘的祭坛就是昆仑墟。

    的确,很像,良渚的瑶山祭坛三重高台,非常像昆仑墟。

    但很可惜,昆仑墟绝不在良渚。那可能是‘某某之墟’,但绝对不是‘昆仑之墟’。

    我只需要说一个证据就能反驳,那就是昆仑墟所在地有四水环绕、经过,其中一条是‘河水’。

    河水,在上古严格指代黄河,不存在任何误差,因为当年造字的时候,古人就专门给那条水系造了个字,叫‘河’。

    长江专门有个字叫‘江’,汉水专门有个字叫‘汉’,渭水专门有个字叫‘渭’……

    百分之九十有三点水的字,在古代都专门指一条水系。

    这个事是个常识,我在银河那一篇也说了,另外这里也顺带辟个谣,那就是银河其实也算是有个专门的名字,它叫‘渊’,只是学界不能确定是不是专门为银河造的字。

    总之昆仑墟必然不在长江下游的良渚,它一定在黄河流域。

    那么它到底在哪?很简单,就从水系上来定位!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温柔予你 黑天 上瘾 顶级诱捕公式 仵作惊华 慢性沉迷 谁把谁当真 他的小茉莉 病弱反派饲养指南 偏执狂 悍将 理我一下 完美无缺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丞相不敢当 演技派 小蘑菇 不循(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