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番外:满天星斗(第 1/4 页)

    先吹一波良渚文明,早在好几年前,我写山海经解读时,就提过良渚文化的文物,也有很多对应山海经,可能是帝俊。

    那时候还没有申遗成功,不叫做文明。但很早的时候,我就关注良渚了,一直在等它挖完。

    三星堆也是,我等了好久,一直等它出文字,可惜了。

    有些人玩梗,说青铜神树是照着盗墓笔记挖的,我醉了……三星堆挖了十三次了,青铜神树1986年出土的。

    良渚的玉琮王,也是1986年出土。后续又挖出了水坝和古城,古城墙一开始以为是水沟,但里面填充了很多石块,根据研究才反应过来,那是城墙基座,继而才知道那是个文明。

    如今良渚成了五千年文明圣地,我很开心。

    壁、琮、钺,这种礼器绝对是华夏文明,鸟文化崇拜,太阳崇拜,非常对应帝俊羲和少昊之国。

    不是也没关系,反正后来的‘东夷部族’,还有商朝,确实大量吸收了良渚的鸟文化和浓厚的‘鬼神崇拜’。

    中华文明良渚占了将近一半,至少也是三分之一。

    可有些人捧一个就得贬一个,就给我看吐了。

    知乎有人过分迷信良渚北上征服论,言黄河流域都是蛮夷,实不能苟同。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叫清风的家伙,狂贬黄河流域文化,他的言论主要有以下几点。

    ‘良渚北上征服大汶口成为龙山,建立虞朝,延续本地文化的都是下层人口,上层贵族文化整个被替代。’

    ‘海岱龙山的上限是前2300年,紧接着良渚的下限。他俩又那么相似,完全有理由相信是一脉相承。’

    ‘仰韶文化不像华夏,还住狗洞……看到良渚的辉煌,我才知道这是祖宗。’

    这些言论堪称爆炸。

    这等于从北方中心论,又极端成了南方中心论。

    现在官方明确说了,文明起源是满天星斗,多种文化融合而成的。

    上古时期万族林立,到处是中华文明的元素,都算股东,合着良渚被定义成文明,就成了唯一股东呗?

    良渚人能北上征服,这生产力简直是提前三千年就能秦王扫六合啊。

    秦国制度那么牛逼,最后还是难以兼容各地文化,良渚凭什么啊?就凭鬼神崇拜啊?就凭生产力大量浪费在玉器上啊?

    后来的中华文明有许多良渚文化,乃是长达几百上千年的文化交融导致。

    不可能是什么良渚的上层人口,统治了黄河流域的下层人口。

    如果是吸收了文化,就算是被征服,那难道现代的中华,算是‘欧洲文明’?

    无数年后挖掘出我们,发现大量工业产品,然后欧洲发现了最早的工业产品,从考古痕迹上看,欧洲孕育出了一个工业文明,同时期东方没有工业,或者很少,于是无数年后的考古学家认为在二十世纪左右,欧洲的文明征服了全世界。

    这就是田园考古里,没有文字出土的痛苦。

    随便怎么说,都能写成论文。

    现在关于文明起源,中原中心论,和良渚中心论,吵得不可开交,我觉得都挺可笑。

    中原中心论没有足够显赫耀眼的文物能抗衡良渚的考古成果,来证明同时期中原有文明,只能大谈特谈‘基因’,说良渚是古越人,不是中华主体民族。

    我醉了,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打从周朝开始,就不谈血统了。那是欧洲的各个文明喜欢谈的东西,我们只论文化内涵。

    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就是文化认同。

    至于良渚中心论,最近兴起,恨不得良渚就是一切,一切发源于良渚。

    主要言论是:‘良渚是文明,文明属性发达,同期最强大,所以我们熟知的伏羲女娲、炎黄五帝都是良渚人。就连大禹治水,都是在钱塘江治水……因为大洪水毁灭了良渚旧地,所以良渚先民北上占据了中原,赶走了苗蛮集团,建立了后来的文明’。

    我自己是南方人,我都看吐了。我甚至可以忍受中原中心论,毕竟是自古有之。

    是打从商周到秦汉,无数文献明里暗里地洗脑我们,文明源于黄河流域。所以现在还抱着中原中心论的人,我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是几千年来,文史地位在那里。尤其是中原地区,很多人认定文明一定是在河洛原地发源起来的。

    史记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嘛,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良渚中心论,就完全不是一个性质了。

    官方用满天星斗来替代‘中心论’,慢慢改变人们认为河洛起源的思想。然而一波人硬要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他们挖掘文字,有大量的文案,去佐证大禹是良渚人,史前大洪水其实是指长江流域。

    还有人生搬硬套,然后跟我扯什么良渚是虞朝,扯什么良渚贵族统治了北方部族。搞笑,哪个研究所的结论?

    一套套文案,网上一撮考古和一撮文献,半真半假往外混淆着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考据,目的性明确。

    尤其是对《禹贡》的断章取义,不止看到一个人发“三江既入震泽底定”那句了。说大禹是钱塘江太湖流域治水。

    根本是集团式输出!有文案的造谣。

    《禹贡》:‘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太原在山·西汾水一带,岳阳即霍太山,在山·西霍县东,汾水所经之地。怎么不提?

    《禹贡》还说了:‘九河既道,雷夏既泽。澭沮会同’。难道要说雷夏也是太湖?这分明是菏泽,澭沮都是黄河支流。

    《禹贡》还说了:‘嵎夷既略,潍淄其道’。有人截这一段出来说大禹是山·东人吗?

    《禹贡》又说了:‘淮沂其治,蒙羽其艺,大野既渚,东原底平’。这是苏北和山·东南部。大野就是巨野泽。

    《禹贡》还说了:‘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梦作治’。又治了云梦泽。大禹是湖·北人?

    《禹贡》:‘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波既渚。导菏泽,陂孟渚’。黄河以及伊洛不会不认识吧?

    《禹贡》还写:‘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从,沣水攸同’。漆沮即洛水,泾渭就是泾水和渭水,都在关中。

    综上,《尚书·禹贡》确实写了大禹治理钱塘江流域,但大禹也跑遍南北,长江黄河都治理了。

    这分明是秦汉文人牵强附会,想写他定了整个九州。

    结果现在一群人,截个“震泽底定”,上下文只字不提,就说大禹是太湖人?这不是别有用心是什么?

    欺负一般人不会去看《尚书》是吧?

    当我提出这一点质疑时,我被删评论加禁言,然后那人对我一通输出,贴了一大堆已经发过无数次的文案,我还无法回复,直接把我气炸了。

    还有一个叫‘时间草原’的,说所有线索都指向禹治长江,没记载治黄河。

    简直要把我笑死。他自己拿史记举证,但是史记就写了大禹治黄河。

    司马迁其实就是照抄了上面贴的尚书,说了治理黄河。

    没见过这么会断章取义的,如果要说文献,大量都指向黄河,拿几个字出来说是良渚,这和儒生编造历史有什么区别?

    现在考古谁也不能定论虞朝在哪,有没有,是什么样的。他们就知道了?说白了还不是在那拿着只言片语推理?为了他们想要的答案,而急于求成?

    那些人的文案我看了,非常丰富,但都是只言片语,很多地方直接用‘方言’来解释,说伏羲是古越语称呼,其实就是‘无·锡’。我人傻了。

    不要费劲巴拉在文献里找大禹是浙·江人,虞朝在良渚的证据了。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温柔予你 黑天 上瘾 顶级诱捕公式 仵作惊华 慢性沉迷 谁把谁当真 他的小茉莉 病弱反派饲养指南 偏执狂 悍将 理我一下 完美无缺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丞相不敢当 演技派 小蘑菇 不循(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