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唯一的希望(第 3/4 页)
“军队越多军费就越多,其他方面越来越缺钱。”
“比如赈灾。”
“天下田地皆有主,哪怕是朝廷,都找不到一块地方可以另外安置这二十五万人,即便是分散安置到二百五十个州县,也都难以消化。”
“因为地少,人不少。”
“因为,朝廷没钱送他们回去,地方也不愿意接收,强行推动,只会酿造更加惨痛的悲剧。”
人离乡贱,在这个时代是血淋漓的事实,人离了家乡,就是多余的。
即便是朝廷也无法安置。
毕竟安置难民不仅仅是给房子就够了的,不给田地,他们根本无法养活自己,而安置二十五万难民,起码需要两百万亩田地才行。
那不是单纯的钱的问题,而是……人家根本不卖。
数量太大了。
土地是人赖以生存的根本,宋朝商业高度发达,田地利用率是历代之最,汉代粮食总产量仅320亿斤,唐代仅595亿斤,可宋代有1284亿斤!
而国土面积,宋朝仅有汉朝的二分之一,唐朝的四分之一!!
人对于田地来说,完全到了多个萝卜一个坑的地步,做佃农都需要竞争,可以说这些难民除了回家乡,去哪里都是多余的,而家乡,全是沼泽……
包拯对于大宋的现状再清楚不过。
所以,他对着苏彧语重心长的说道:“庞籍用宰相之位换你出狱,为的就是你有安置这二十五万难民的办法,怕耽误了你的最佳时机啊。”
“你在走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这条路走通,大宋朝冗官、冗兵、冗费就从根上有了解决的办法。”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