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大宋朝的金融(第 3/4 页)
朝廷也有官营的放贷机构,名为抵当所,只是呢,这个机构的钱,不独属于中央,还有地方的,各地上交钱财到抵当所,用来放贷赚取利息。
抵当所规模不如大相国寺,但也有上亿贯,活钱也有数百万贯。
然后大宋朝还有检校库,原本是寄存绝没官宦、豪绅家产,经营赚取利息来抚养其遗孤,并且成年后再将家产交还的。
后来因为规模较大,所以渐渐成为了信托机构。
商人经常把资产交由检校库评估,然后从抵当所贷款,亦或者是交由检校库公证,与其他商人进行交易这种。
另外,检校库还时常帮交引库接收物资并出示证明,商人就可以通过证明到交引库拿“引”了。
这一套下来,大宋朝就有了银行、信托、证券的雏形。
因为盐铁专营的政策,大宋朝要贩卖盐、铁、茶、香料、丝绸等物资的时候,必须要有相关的“引”才行。
特别是盐引,需要商人运送粮食到边境战乱地区,才能够获得。
而这些盐引拿到了,卖盐也麻烦,反正盐引不记名,商人之间就进行着盐引的交易,数量大了,就可以炒盐引的价格,玩击鼓传花了……
在内城东南,有一条界身巷。
就是专门玩金融的,动不动就是几十万贯的大交易,让人看得瞠目结舌。
而汇通商行的总部,就在界身巷。
界身巷的地位,堪称是大宋朝的华尔街了。
总得来说,大宋朝不穷,穷的是百姓和朝廷,商人和勋贵、豪绅都有钱,也正因为这些钱好找,所以大宋朝的财政才能拆东墙补西墙,好赖维持下去。
需要用钱的时候,总能找到钱。
而不是像明末那样,崇祯让满朝文武捐一百万两银子发军饷,结果都哭穷,最后才寒酸的凑出二十万两银子,朝廷连钱都找不到。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