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曲折(第 2/4 页)
“李卿,凡人又怎能做到完美无瑕,这天下并无完人,在朕看来,李伯纪要是文武双全,行军打仗都是一流的好手,那还要这些将军们作甚?
至少,我大军此战能够击退金兵,朝廷的物资补给,江南士民的鼎力支持,还有文武百官的通力合作,少了哪一样都不成。
你李伯纪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朕来说,汝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若李纲愿意干下去,朕有千百个理由挽留,李伯纪若是有半分不愿,朕也不能将其绑着上朝。
朝廷决定好新的宰相人选之前,你先交接好事宜,朕自由处置。”
“如此甚好,臣也有好些日子没有,静下心来静坐一处了,现在回想,也是别有一番滋味,谢官家隆恩。”
李纲一拜,再拜。
脸色多了几分释然,其实最让他耿耿于怀的事是杭州城的士民伤亡,要不是他轻敌冒进,又岂会让兵马折损在城门之外?
这也导致后来根本就抵抗不了金兵入城,要不是官家来的快了些,他就要成为大宋的千古罪人了。
“李卿,朕有首诗赠你,你品,你细品。”
赵旧莞尔一笑,又送。
李纲抬头,官家又双叒叕来了,这回又是什么恶心人的诗???
“《破阵子·为李伯纪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好,此词当浮一大白,臣叩谢天恩,余生足矣…”
亭中,李纲又哭又笑,官家此词,已经是对他的最高评价,文人这一辈子求的不就是一个名吗?
……
当一个王朝即将崩溃时,靠封建王朝内部的调整来挽回残局是不可能的,出路只有借助于农民战争的力量来改造那种腐朽的社会。
由于农民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他们的起义、战争,不能把农民引向胜利,只能充当改朝换代的工具。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