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极道小店(第 3/4 页)
花洋市并非山海市那种特大型城市,虽然商贸发达,但没有广阔的发展腹地和那么恐怖的经济体量。
按照现在这样的速度和覆盖范围,大概开到十家店之后,就可能趋近饱和。
那如何往下一步走,杜非羽可能需要一个会出主意的人。
阿白一边这样想着,一边走访了他俩最初在城东的小区里开的那家包子铺。
那里的街道依旧,包子铺还依稀可以看出当年改造的痕迹。
但是杜非羽也不在这里。
今天他去了哪里?
自己已经许久不再过问极道宗本产业的事情,阿白现在想去了解,多少有些迷茫。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剪彩仪式正在低调中有序进行。
杜非羽站在正中,左边是翟师傅,右边是今天邀请到的客人,有易家的张子谦,还有现在做得不错的赵明程,以及一干员工代表。
极道小店将要正式落成。
在平民早餐极道宗包子铺之后,杜非羽走向了场景体验式的量贩式烤肉,并在商业竞争获得优势后迅速向集约化和精品化转型。
当极道山门开始探索年轻人和中端市场时,杜非羽并不想放弃高端市场的争夺。
这几天杜非羽虽然和狐狸闹得不顺,但实际上并没有闲着。
他一直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数个月前就有意图的计划。
开大宴,做大场,做最豪华的群宴,这是滨海大酒店的强项,极道宗别说望其项背,连它身后的屁都追不上。
这需要强大的服务团队,高精尖的厨师团队,这是陈老板多年来一手积淀出来的成就,花洋市目前为止,估计也就银环鱼酒店可以和他争一争。
还必须通过创新菜这样的方式来另辟蹊径。
而极道小店则是这另辟蹊径的另一种产物。
它借鉴了深夜食堂的模式,舍弃了一切规模,力图宣扬出小而精的概念,只接待最为高端的食客。
它的店面不大,且座位极为有限,有限到可以让路人以为,这是家没有门市,专门靠外卖生存的小店。
但杜非羽希望它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得到曝光——比如电视节目、比如网络电视台,比如,各个网络社区。
因此今天参与剪彩的,还有杜非羽和媒体人何浩花了好大面子请来的一位网络节目策划。
虽说是花了好大面子,但这位策划也正处在人生的低谷期。
他不满于之前的大厂在文创工作上搞严格的上下班打卡和绩效考核制度,毅然辞职去了一家看上去颇有前景的视频网站。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