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小办法(第 3/4 页)
人们有了目标,就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我要长的,吃起来软!”
“找些短的!”
很快,长得比较短的四季豆差不多被挑完了。
杜非羽这下明白了。会看菜色的人是少数,多数人看的是大家的眼色。大家怎么买,他们就怎么买。
于是趁着一波客人刚走,他又换了一种说法:
“粗的新鲜,细的不新鲜!”
这下粗一点的四季豆都被挑走了,剩下的那些,全是些又细又长的寒酸菜。
阿白颇有兴致地看着杜非羽,想知道他接下来要怎么操作。前面杜非羽如此引导还让人有七八分可信,可现在剩下四五斤这种货色,他还能编出什么理由?
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
没想到杜非羽眉头也没皱,见又一波客人走了,就高声提醒道:
“直的比较甜,弯的比较苦!”
人们都比较喜欢鲜美清甜的口感,这一提醒正中下怀。很快,直一点的四季豆也被挑完了。
“形状圆的比较嫩,形状扁的比较老!”杜非羽见状再吆喝道。
阿白差点笑出声来。宗主这“选菜理论”已经瞎扯到月亮上去了,但偏偏给人的第一感觉又好像没有错。又干又扁的菜口感老,饱满圆润的口感嫩,的确非常符合人的第一印象。
对于这些半懂不懂的客人们,有第一印象就足以造成行动上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这种变化对于杜非羽来说是毫无成本的,他只是在不用负责任地提口头建议而已。
简单的吆喝产生了奇妙的魔力。不用任何花里胡哨的顺口溜,也不用能把城管引过来的大嗓门,只是抓住了某一点的消费心理,就可以让人们趋之若鹜。
从众,心理暗示,羊群效应,这种听着很高端的理论杜非羽现在并不太懂,他只是一直考虑着别人在想什么,以及需要让别人想什么。
要想问他这怎么做到的,他肯定又会说,这就是“道”吧。阿白如是想道。
总有自己的一套行事方式,虽然时常让人觉得唐突甚至离奇,但偏偏还挺管用。
“就是这样的宗主,才让奴家觉得有趣呢。”阿白低语道。
杜非羽没听清楚,一边忙一边问阿白在跟自己说啥。阿白却抿嘴一笑,回头帮顾客找钱,自然而然地就遮掩过去了。
时间过了八点,圆润一点的四季豆也已经卖得差不多了。超市已经开门,刚刚因为自己吆喝而聚在一起的人群,也散去了一半。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