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章 一网打尽(第 2/4 页)
除了新式的盔甲和刀枪之外,还有新式的火器,比如那种需要一个人用肩膀扛了就能走的火炮。
另外还装备了新式的燃烧弹和爆炸弹,还有新式的燧发枪2000支,外加100门新式的火炮。
这些装备将百工院的库存全都掏光了。徐光启担心的是这些东西,他知道朱由校对这些武器寄予厚望。
如果这批武器在云南出了什么问题,那就很麻烦,这会影响到百工院未来的发展。
对此,朱由校倒是不在意。不过他觉得现在这样也挺好的,让徐光启和百工院上上心,好好干活别发飘。
现在心里面担惊受怕的,等到好消息来了,喜悦才更加的甜美。
“总要等事情出了才知道结果。”朱由校看着徐光启笑着说道:“现在就不要担心了。”
徐光启点了点头说道:“是,陛下。臣这次过来还有一件事情,内务府那边已经把卖如意豆的钱送到了户部,算是填补了今年的亏空。不过还是差一些,要节衣缩食,不过今年的俸禄应该都能发下去。”
朱由校点了点头,略微有一些头疼。
事实上,大明朝的财政状况一点都不健康,拖欠公务员工资的事情一直都存在,而且没有什么好办法。
虽然朱由校今年停掉了皇宫里面的营建,可是还有两个皇帝的陵墓要修。
虽然朱由校觉得那么修是在浪费钱,可是他也没有去挑战主流的价值观。如果真的要这样做了的话,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意,甚至是那些支持他的人也会不满。
有了皇陵这两笔比较大的开销,再加上各地的军饷人员支出,钱还是不够。
对此,朱由校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抄家拿了一部分;内务府那边虽然有一些收入,但是还不多;百工院那边也在烧钱,另外朱由校还让内务府在悄无声息地囤积粮食。
这些都是比较大的开销,何况他还给辽东那边也送了不少钱过去。
说起来还是紧巴巴的一年,甚至财政上还有亏空。
内库里虽然还有几百万两,但是那些钱不能动,那笔钱有其他的用处。
云南那边这一次估计就要花不少钱,希望福王那边能多给自己一点吧。
想到这里,朱由校叹了一口气,不然明年就更难了。
摆了摆手,朱由校说道:“会好起来的,爱卿也不用太担心。明年土豆推广开之后,会有一个好收成。至少市面上的粮价会降不少,应该能多收点税。”
“是,陛下。”听到朱由校这么说,徐光启点了点头,他心里面也松了一口气。
虽然收税的份额不变,但是产量提高了之后,多少还是能够多收一点的。
何况土豆的产量高了之后,市面上的粮价应该会降不少,朝廷收粮食的时候就不用花那么多钱了。
事实上这也是一个问题,明年京城之地的粮食肯定会降下,朱由校还要额外的准备一笔钱来收粮食。
一来,到这个时候粮食无比的重要;二来,可以用来平息粮价,把粮价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档位。
如果粮价贬值的话,那么会导致很多自耕农破产,这是朱由校不想看到的。他暂时想做的事情就是维稳,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重要。
至于要维持到什么时候,那就要等自己把事情都做完了之后。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