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因地制宜(第 1/4 页)
顾清章闻言激动的不行,“最要紧的是填饱肚子,只有活不下去的人才会想着起义。”
七月点点头,两人下山去了。
七月看着是天气不错,收拾收拾,带了香云和风晴去进香。
皖菊就留在家里看屋子。
过年的时候做了不少的衣裳,有里外烧毛的,也有缂丝的。
这是春装按说得薄一些,所以只穿了如桃花般轻柔的醉仙颜长身褙子,里面穿了白绫袄,下面配了姜黄色的月华裙。
头上只挽了个螺髻,用了几只珠花。
这样打扮下的风晴,娇柔活泼,还带了一丝秀雅。
七月自己也穿了大红色的袖袄子,用了赤金的头面。端庄华贵。
连香云头上都插了一只七月赏了碧玉簪子。
跟车的丫鬟婆子也是喜气洋洋的,穿了杭绸袄子的,颜色肃静头上只戴了两朵姑绒做的头花,可是手上却戴了金绞丝的镯子;穿了路绸袄子的,头上确戴了白玉的簪子。
出门的几辆马车也是一水儿的黑漆平头马车。
过路的人纷纷议论,“听说是带了义妹去真定县的鸡鸣寺进香。”
“想不到她风七月,一个父母双亡的,哥嫂把她随意嫁给人冲喜的,如今还过上这样气派的生活。”
不仅有人在感叹。
七月放下帘子,只当是没听见一样。
对她来说,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过好现在才是正经的。
看着风晴有些疲倦了,就轻轻搂过她,“昨晚上让你好好睡觉,你不肯,兴奋的睡不着,这下好了,过路的好些新鲜事儿你都看不到了。”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