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百七十六章 春晚与年俗(第 4/4 页)

    也有大人手里忙着有活儿,出不来,让孩子跑出来买的。

    总之,各家是一定要几个荸荠的。

    对于小孩子,当然不懂得什么荸荠就是备齐了的意思,只知道吃。

    那年月,冬天里没有什么水果,就把荸荠当成了水果。

    特别是生荸荠,脆生,水灵,年下吃来,很是有点儿滋味呢。

    在老爷子的记忆里,除了北平沦陷的那几年,除夕临近黄昏,胡同里必定有叫卖荸荠的声响。

    整个马家花园的人,无论主人,还是仆人,无论主家还是租客,都会恪守着京城这一份传统,总觉得是有个吉利的讲究。

    那位给宋先生护院的蓝爷,一般还会把买回来的荸荠用水煮熟,再放上一点白糖,然后让宋先生的孩子连荸荠带水一起吃,说是为了去火。

    老爷子还说,随着他越来越受宋先生的看重,随这和蓝爷相处久了,关系也越来越好,后来他也会分到一份儿。

    但这已经是除夕之夜荸荠的另一种功能了。

    属于实用,而非民俗,就像把供果拿下来吃掉了一样。

    同样还是除夕的傍晚,时间如若再往后错一点。

    当天儿似黑未黑,说不黑看什么都有点模糊的光景。

    往往在胡同间又会听见另外一种吆喝声,“老太太,老太太,给您送财神爷来了!”

    在全部过年应办的,应买的,到了听见一些半大孩子,夹着一打儿财神爷纸像,挨家挨户的给人送财神爷的时候,这就算是过年筹备的最后一件事儿了。

    要是请过了财神爷的,可以答复“请过了”,若是还没有的,一大枚便可接过一张。

    穷人家的孩子,但凡不怕见生人,嘴甜会说话的。

    起码能利用这个好机会,给家里挣出一两天的嚼裹来。

    尤其像马家这样的大户人家,往往来者不拒。

    只要有孩子上门,门房都会留下他们送来的财神像,给一大枚。

    最绝的是外头送,园子里也送。

    像李立,肖忠他们这样门房的孩子,就一直包揽着园子里“送财神”的差事。

    不过他们送一次就不是这个数儿了。

    由于马家花园里,无论主家还是租客,全是富贵人,出手起码一角纸币,他们的收益是外面孩子的二十五倍。

    当然,这些富贵人更加不可能拒绝这样的吉利。

    所以既然不影响自己的收益,他们也并不介意带着康术德一起送。

    尤其当他们成为朋友之后,这就更是有福同享的一刻。

    事实上,要是腿勤快点儿,把各家统统跑下来,每人弄个一两块钱也不在话下。

    大人即使看着眼红没用,因为这差事成人不能干,就是半大小子的专享红利。

    听老爷子讲到这里,宁卫民忽然心里一动,若有所悟。

    觉得“送财神”这种年俗挺特别啊,而且好像和西方洋人的万圣节有点像。

    只不过区别在于,外国的小崽子都是扮成妖魔鬼怪,以调皮捣蛋来胁迫别人,为了换点糖果。

    而咱们的孩子们是说好话,送吉利,换点零用钱。

    是不是从这方面也能看出文化的区别,种族的优劣来。

    像咱们这样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东方古国,好像终究要比毛儿都没退干净的野蛮民族,要和善许多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顶级诱捕公式 慢性沉迷 谁把谁当真 上瘾 温柔予你 仵作惊华 娇瘾 攻玉 刺青 他喜欢你很久了 偏执狂 殿下让我还他清白 专属深爱 夜行歌 宠她 温香艳玉 择木而栖 最后一只瓢虫 文物不好惹 魔种降临